《朕法》

第一百七十三章策略(1/2)

  余安。

  “大人,您有白发了。”

  周舒站在王秦背后惊讶的发现王秦的头发中生出些许白丝。

  “是吗?”

  王秦心中波澜不惊。

  自从嘉州港大败蒲华后,他每天所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如今上至朝堂,下至黎民百姓,都将战胜武国的希望放在他的身上。

  这让王秦倍感压抑。

  他的东南军,勉强招募了一万东南地区的兵卒,以及蛮族两万人,加上他原先的兵卒,总算凑出了七万人。

  而在斜城的龙治、高升部,还有两万兵马。

  如果加上追击程景的韩德,东南军是有十万兵马。

  但由于多是新卒,战斗力方面参差不齐,战场之上的配合没有默契度。

  这样的军队,即将面临,拥有兵力相差无几的宁中次大军的进攻,胜算渺茫。

  为此,王秦日思夜想,苦思应敌之策。

  斜城方面派来了求援,说是宁中次率兵复仇,来势汹汹,斜城和平乡的守军压力极大。

  宁中次得到五万生力军补充,信心大增,为了复仇和挽回声誉,他选择了激进的手段。

  宁中次命令麾下的将士,无论途径何地,但凡有人烟之地,一律屠杀干净,洗劫所有财物,然后焚烧。

  这项军令一下,武军兵卒欢呼雀跃,他们可以尽情释放心中的魔鬼,为所欲为。

  东部一带的百姓举家逃窜,躲避武军士兵的屠杀,原本富饶安定的东部,变得乌烟瘴气,赤地千里。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累累白骨,走上百里,不见人烟。

  千溪镇和越城成了百姓们逃难的首选,一处是凶名赫赫的杨明坐镇,另一处是皇帝朱繇坐镇。

  武军尽管强大,但也攻不破这两处地方。

  可是让百姓们失望的是,杨明和朱繇根本不同意这些逃窜的百姓进城。

  他们穿过武军的包围圈,来到城池之下,乞求大开城门,让他们暂避。

  这在杨明和朱繇看来,就是一个陷阱。

  武军怎么会好心放这些百姓,平安的抵达城池之下,他们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在其中安插奸细。

  只要这些奸细混进了城,便可与外面的武军里应外合,夺取城防的控制权,继而攻破坚城。

  但是不允许百姓们进城,杨明和朱繇的名声将彻底遗臭万年。

  杨明无所谓,他本是大楚皇室,如今为了保全性命,投降朱繇,替朱繇卖命,名声已经烂大街,再烂又能烂到哪去?

  可是朱繇不同,他是一国之君,得位本就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再无民心支持,他这个梁国是不会长久的。

  此事传扬出去,暗地里蠢蠢欲动的异心人士,定会借此大做文章,攻击朱繇。

  百姓们必会对朱繇失望之极,这对朱繇的统治将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但是朱繇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一旦让奸细混进了城,局势将彻底失控。

  以麻一诚的奸诈,肯定会趁百姓入城之际,发兵猛攻。

  越城一旦失守,梁国面对武军的进攻,将彻底失去屏障。

  武军可长驱直入,兵临大明城下。

  这样的局面,是朱繇不愿看到的。

  相比较而言,他宁愿背上置百姓于不顾的骂名。

  麻一诚见朱繇不愿接纳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心中暗暗称赞朱繇是个枭雄。

  于是,他不再客气,立刻命令部将,屠杀越城下的百姓,然后将他们的头颅堆成山。

  越城和千溪镇外,凄厉的哭喊声响彻天空,那是无助和绝望。

  其中不乏对武军的痛骂和对朱繇的怒斥。

  这件事传出去,朱繇的恶名一辈子都将洗不掉。

  守城的将士们,望着城外这血腥的一幕,眼眶都湿润了,有些更是哭出声来,还有些转过头去,不忍看这残忍的一幕。

  将领们在朱繇面前纷纷请战,但都被朱繇拒绝了,感到厌烦的朱繇干脆对将领们避而不见。

  一日的功夫,城外尸横遍野,血染大地百里。

  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是,那一颗颗狰狞的头颅所组成的小山,他们的脸上,眼睛里,全是绝望与恐惧,以及对这个残酷世界的控诉。

  越城和千溪镇不能去了,那里是恐怖的地狱。

  剩余的百姓又开始向东南逃难。

  王秦连败武军,名声大振,在许多百姓眼里,他成了拯救天下的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