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第三百六十二章谈判(1/2)

  龙治大破赵军的消息传到汉廷,整个汉廷的官吏们全都沸腾了。

  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龙治竟然用一支伪魏军,搅得赵魏反目,并且还在边境杀的赵军落花流水。

  王秦和内阁几人,迅速聚在一起讨论接下来怎么做。

  围绕汉国的恶劣形势,已经结束,大汉由防御转为进略之势。

  昔日的攻守同盟赵国,他们是该痛打落水狗,还是放他一马?

  对于这种背信弃义的国家,几乎所有的汉廷官吏都主张打到燕都去,直接灭了他们。

  但王秦知道,现在消灭赵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赵国与蜀国一样,都是夹在汉魏之间的国家,不论是谁,想要主动出击,都会令另一个国家成为黄雀,继而坐收渔翁之利。

  但决不能就此放过赵国,如果不惩罚他们,只会让赵国人轻视他们。

  天狼卫西卫指挥使张侠道:“据我们的细作刺探得知,赵国与魏国已经开始谈判,成水华一方面在军事上增加重兵,向赵国施压,另一方面,向赵国索要巨额赔偿,十个州,外加一百万白银。”

  “十个州?魏国这可是狮子大开口啊,赵国总共才八十一个州,他就要十个,成水华胃口可不小啊!”

  韩淝暗暗咋舌。

  姚中书道:“魏国要十个,那我们绝不能比魏国,如果赵国不同意,我们就打!”

  “这一点我们同意,否则会让人觉得我大汉比魏国低一头。”

  徐蒹赞同道。

  王秦点头道:“河州刚刚来信,赵国的使者,已经过关,正急速向大明城赶来,就是为了与我国和谈,之前他们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撕毁我们的盟约,驱逐我们的使者和商人,向我们发起进攻,这次决不能让他们好过。”

  “诸位,与赵国人谈判这件事,谁去比较合适?”

  说着,王秦看向几人。

  姚中书、徐蒹、韩淝、程理几乎瞬间就将目光投向了许平。

  他们这几人里,就属许平最为清闲,虽说成了首辅,但实务方面,还是他们四人做的最多。

  最重要的是,许平鬼点子最多,比他们这几人都精明,最适合外交谈判了。

  许平见大家都看着他,只好硬着头皮抱拳道:“我身为首辅,与赵国谈判这件事,义不容辞。”

  “那好,就靠你了,许首辅。”

  王秦郑重的说道,“一定要替我们大汉争取最多的利益。”

  “臣知道,陛下宽心。”

  许平道。

  石霖派出的使者,名叫石成,是石霖最小的叔叔,是赵国的小王爷,只比石霖大六岁,为人狡猾无比,曾经也觊觎过帝位,只是石霖在太子时,地位巩固,支持者众多,石成不是对手,只能收心当一个安稳王爷。

  这一次他本不想出马,但是赵国目前已是水深火热,随时可能玩完,万一赵国被汉魏瓜分了。

  他这个王爷也就到头了,所有的荣华富贵都不会有了,小命也可能保不住。

  所以,石成只能咬着牙答应出使汉国,与汉国进行交涉。

  他知道,这场谈判,是因为石霖的错误决定引起的。

  赵国不占理不说,在军事方面也被汉军打的晕头转向,完全处于劣势。

  这种情况下的谈判,注定了赵国不会有好结果。

  而他,作为使臣,肯定会被汉人骂的狗血淋头。

  渡过苍江,来到南渡,石成一刻都不敢歇,便向大明城赶去。

  一路上,石成将大汉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大汉的欣欣向荣之象,令石成很受触动。

  反观赵国,经过这一百年岁月洗礼,朝堂充满暮气,苛捐杂税繁多,百姓身上的担子沉重,而石霖,又是一个一心想当大帝的人,几次军事行动,都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这一次,和汉魏谈判过后,不管结果怎么样,赵国的实力只会一落千丈。

  想到这里,石成那颗不甘寂寞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相信,若是他当了皇帝,赵国绝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赵国皇室里还有很多人。

  他们都在觊觎帝位,希望将石霖拉下马。

  恍惚间,石成眼前竟浮现了自己身披黄袍,坐在龙座上接受四海臣服的那一幕,那种感觉真是一个字爽。

  到了大明城,石成差点连城门都没有进去。

  守城的将士,拒绝石成进城,说赵汉已经分裂,大汉从此以后不欢迎赵国人。

  石成知道,这是汉人在给他一个下马威。

  于是,石成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