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第四百三十二章科举(1/2)

  汉军顶着狂风暴雨,杀进了夔门,随着攻势的越发凶猛,夔门的防线全面崩溃,程申奋力搏杀,仍无法挽回颓势。

  暴雨停止,攻城之战结束,蜀军战死过半,剩下的或降,或逃。

  程申被汉军围攻,战死。

  韩翼进入将军府,全面接管夔门。

  夔门失守的消息,迅速飞传。

  东川的几十万军民,一片恐慌,要么收拾东西往西川而逃,要么就拟好了降书,待汉军一至,立刻献城而投。

  刘焌获悉夔门失守的消息,整个人如遭雷击,失魂落魄祭祖告天,祈求列祖列宗和老天爷能庇护他和蜀国渡过难关。

  蜀国弱小,被强国吞并,乃是大势所趋,非鬼神和人力所能扭转乾坤的。

  韩翼攻破夔门,算是在年底送给王秦、大汉最好的新年礼物。

  因为天气缘故,王秦没有催促韩翼立即进军,将东川夺下。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行军方便,再取东川不迟。

  左右东川这块到嘴肥肉也不会飞走。

  因为大汉又增四省的缘故,今年的科举秋试,要比以往推迟了很多。

  新四省刚刚结束战乱,百废待兴,士子们需要时间重温功课,王秦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批准礼部延迟秋试时间。

  天下列国中,就属江南一带最重文风,科举盛行,文人才子辈出,如果真的考起来,新四省的士子怕是要全军覆没,因此,程理向王秦进言:“要照顾新四省的士子,科举考题应偏向北方化,以示朝廷宽容,天子眷顾之意。”

  为了促进融合,王秦同意了程理的请求,并将今年的科举大试之任交由程理负责。

  程理特意查找了亡赵时的科举命题,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今年的科举考题。

  这种行为,明显是在偏帮新四省的士子。

  被有心之人获晓后,立刻大肆宣传,说朝廷偏心新四省士子,根本不重视原七省的士子。

  七省士子闻悉,愤怒的联名上书,指责朝廷的不公。

  王秦听到后,头瞬间大了一圈。

  他和程理的密议,是朝廷的最高机密,为何会被外界知道?

  张侠、吴烔,天狼卫两大指挥使被紧急召入宫中。

  程理也在第一时间被请进了宫。

  王秦脸色紫青,“查出来了没有,是何人泄密?”

  张侠、吴烔道:“我们已经将参与制定考题的主试官全部抓了起来,严刑逼供,却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口供。”

  程理胆颤心惊道:“老臣除了和几位主试官讨论,并无对外人提及此事,即便是家人,都未曾透露半句。”

  “消息走漏,引起举国士子的愤怒,若是处理不慎,国本都将受到动摇!”

  王秦严肃道。

  程理道:“不管什么原因,老臣身为此次科举的负责人,出了差错,老臣都难辞其咎。”

  “一定要彻查到底,所有参与制定命题的官员,他们见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说过什么话,都要给朕一五一十的查清楚!”

  王秦厉声道。

  “遵命!”

  张侠、吴烔抱拳道。

  两人离开后,程理留了下来,对王秦道:“陛下,那科举是否还要进行?”

  “本来就延迟了几个月,不能再拖了。”

  王秦道。

  “那科举的考题是否更换?”

  程理问道。

  “不需要,只是消息走漏而已,又不是考题泄露。”

  王秦摇头道。

  在皇帝的执意下,科举如期举行,七省的士子本来打算要以拒绝参加考试来对抗朝廷,但经过礼部的劝说后,绝大多数人还是低下了头,并发誓要在考试中击败新四省的士子,以此彰显江南士子的才能。

  新四省的士子自然兴高采烈,组团来到了大明城。

  还未开考,两方士子就在多个场合中比试文才,一较高下。

  “陛下,您最近一直愁眉不展,是否还是为了科举一事而烦心?”

  管彤抱着女儿摇晃着,一边小心翼翼的问道。

  连生了两个女儿,管彤的压力倍增,在这深宫中,没有皇子,以后的路将会越发难走。

  而她又是皇后,因此饱受争议,更是有人建议废掉管彤,另立皇后。

  王秦道:“倘若江南的士子在此次科举中大败,只怕他们会用口水将我骂死。”

  王秦很是头疼,身为皇帝,凡事都要兼顾,稍有偏差,就有动摇社稷的危险,当皇帝,太难了。

  大考结束,程理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