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第四百七十七章迁都(2/2)

  目前的洛城,谈不上帝都之姿,而且路途遥远。

  他们早已习惯了江南的柔情和繁华,并在这里安家置地。

  现在若是跑去洛城,岂不是一切都要重头开始。

  但是也有人看出了洛城的潜力和重要性。

  洛城距离前线很近,若是将朝廷牵了过去,必能减短战争的时日。

  而且洛城为天下中枢,地理位置不言而喻,只需假以时日,必可为天下之首。

  朝堂上罕见的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迁都去洛城,只要一小部分人认为可以迁都。

  看着大臣们争论不休,王秦早就料到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只是摇摇头。

  待散场后,他将内阁大臣召集,询问他们的看法。

  得到的结果亦是如此,都认为眼下迁都不合时宜,容易被小人有机可乘,并且迁都是一件耗费民力、物力的大事,绝非一时之快。

  但可以派人前往考察,或是建立一座行宫。

  王秦思前想后,他迫切的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对于迁都洛城带来的某些便利,十分心动。

  于是他决定亲往洛城考察。

  并在朝中挑选了一些大臣随行。

  得知皇帝打算亲往洛城考察,一时间,引起了朝堂不小的震荡。

  民间的反应也是极大的,很多嗅到商机的商人、地主,闻风而动,比皇帝的动作还快,几乎只是一个眨眼的功夫,他们就前往了洛城,提前圈地占铺。

  王秦没有迟疑,很快就动身出发了。

  皇帝的卫队只带了五千人,算上大臣及其随从,也只有六千人不到。

  他们逆江而上,船行了十日,就抵达了洛城附近的平原。

  当王秦第一眼看到这肥沃平原时,就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洛城的官员早就提前得到通知,早早的前来迎接。

  因为王秦严禁扰民,不得耽误百姓生产劳作。

  所以官员们没有发动百姓一道前来,可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的百姓蜂拥而至,只为了一睹皇帝的风采。

  自秦亡后,不仅是因为王秦是迄今为止最为雄才大略的皇帝,更重要的他对待百姓亦最为宽容,深受百姓们爱戴理所当然。

  在洛城官员的迎接下,王秦巡视了洛城。

  洛城民风朴素,四通八达,却有帝都的潜质,而且距离魏国不远,在这里,更有利于支援前线军队。

  王秦突发奇想,他决定留在洛城不走。

  当木已成舟,谁也改变不了。

  喜欢朕法请大家收藏:朕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