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第四百五十章庸州(2/3)

这一仗若是打赢了,升迁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他是南川人,在大汉伐蜀时,战败投降了大汉,后来在攻取西川和东川的战役中,立下了诸多战功,朝廷才将他调到庸州担任都指挥使。

  汤大雷对布政使道:“禁闭所有府县,任何人不得出入,还请布政使大人全力配合我,如果沙罗人穿过庸州,进入了许州,我等的项上人头怕是保不住了。”

  布政使点头道:“此役关系我庸州上下全体官员,任何人不得懈怠,本官自当全力配合!”

  汤大雷指着地图上庸州的门户,“邳县,四面环山,只有两条官道可走,其中一条年久失修,不适合大规模人马通行,另一条官道可通行大队人马,但是想走这条官道,必须通过这个壶口,壶口狭窄,两面陡峭,适合埋伏,我打算于此伏击沙罗人!”

  “作战的事情,都指挥使做主即可,我们都是文官,不懂战事。”

  布政使拱手道。

  汤大雷瞥了眼布政使,点了点头,带领部将开始部署壶口伏击。

  拜特登和巴奥一心要取洛都,对于路过的郡县都没有心思攻打。

  快到庸州时,两人出现了分歧。

  庸州不似陇南,庸州是山地,是中原的西面屏障,大汉经营了数年,各级建制完整,而陇南才拿下没多久,很多朝廷委任的官吏都没到位,做不到凝聚一心,抗击外敌。

  巴奥狡猾,他盯着地图官道上标注的壶口,“汉人素来狡诈,善于埋伏,这壶口很适合伏击,我们不可于此通行。”

  拜特登道:“可另一条官道年久失修,我们的斥候侦察过了,大军无法通过。”

  巴奥道:“我们的战士什么样的困难克服不了,区区一条官道就能难住我们?”

  “遇坑填坑,遇河搭桥,就从这条官道走,出其不意!杀汉人一个措手不及!”

  拜特登道:“我认为,还是应该派一支兵马走壶口,如果有伏兵,就迷惑他们一下,如果没有,两军并进,也可遥相呼应!”

  巴奥听拜特登这样说,点了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拜特登带一支兵马走壶口,巴奥走另一条官道。

  武都城。

  龙治看过最新传来的军情,得知沙罗有两万人直扑庸州,眼睛微微一闪,随后将情报丢给幕僚。

  幕僚看后,担忧道:“大都督,庸州的都指挥使汤大雷,是个莽夫,怕是挡不住沙罗人,若是沙罗人穿过庸州,到了许州,会使朝野震荡的!”

  “陛下迁都洛都,真是不应该,如果还是在金陵,沙罗人就是跑断了腿,也打不到我们的京都。”

  龙治瞪了他一眼:“陛下迁都的决策,岂是你我可以非议的,做臣子的,做好本分即可。”

  “大都督批评的对。”

  幕僚赶紧赔笑。

  龙治又道:“汤大雷虽是莽夫,但也有点小智,沙罗人想轻易穿过庸州,怕是没那么容易,况且朝廷给我增派的援军,有好几路会从庸州过境,到时他们会助汤大雷一臂之力的。”

  “普特苏玛在西京曾求学多年,深谙兵法之道,怎么会在此时分兵庸州?他就这么自信可凭这点人就想直捣洛都?”

  “还是说,普特苏玛并不能掌控所有将领?嗯……看来他的帝位也并不牢固。”

  ……

  壶口。

  汤大雷精心准备多日,就等沙罗人一到,他好率军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这一役后,他汤大雷的名字也将响彻朝野。

  汤大雷想到这,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报,敌军接近。”

  “来的好,所有人听我命令。”

  汤大雷扬手。

  “都指挥使大人,好像有点不对劲,敌人似乎只有三千人?”

  副指挥使皱眉道。

  “难道他们的大部还在后面?他们担心有埋伏,所以先派一军探路?”

  汤大雷思索。

  “后面没有兵马。”

  斥候来报。

  “???”

  汤大雷一时间懵了,他有种不详的预感。

  “都指挥使大人,我们还打不打这一股沙罗人了。”

  副指挥使又问。

  “打!”

  汤大雷沉声道。

  不管沙罗人耍什么花样,都不能放一兵一卒进入庸州。

  拜特登走在最后,他看着壶口,心里泛起了嘀咕。

  这里静悄悄的,连鸟叫声都没有,莫非真的有埋伏?

  三千兵马穿过壶口一半时,汤大雷令旗一挥,两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