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第七十六章问斩(1/2)

  因为文鸿及其同党的被捕,湖郡政务瞬间陷入瘫痪。

  一些文鸿处理的冤案错案全部爆发出来,平日里受到文鸿迫害人,纷纷站出来检举文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鸿没有尚未来得及处理的政事,这些政事琐碎繁杂,非干吏不能处理。

  望着小吏送来的公文,堆积成山,王秦只觉头疼欲裂。

  如今他成了湖郡的最高官员,郡城及各县的政务自然全部落到了他头上。

  “将军,下面的人还等着批复好回去做事呢!”

  小吏小心翼翼的对愣神的王秦说道。

  王秦这才从走神中醒来,道:“以往文鸿处理这些政务,都有那些人帮他一起处理?”

  小吏答道:“太守大人素来不喜处理政事,全都是交给万师爷!”

  王秦闻言皱眉,心道:我斩杀了瘸子万的女婿,又将他关进大牢,吃了苦头,已经和他结下仇怨,他一定是不会帮我处理这些政事的,还得是我自己想办法。

  “给我点时间先看看吧。”

  王秦摆摆手,示意小吏等候。

  另一边,朱大山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将军,押送文鸿等人的囚车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发去淮京!”

  “审问出文鸿背后的主使者是谁了吗?”

  王秦问道。

  朱大山瞥了眼立在王秦下边的小吏,上前压低声音道:“除了丞相张华还能有谁?文鸿是他门生,也是他提拔的文鸿,只是文鸿和张华往来的信函中,所用的都是密语,并未直言举兵讨伐大都督。”

  王秦惊讶道:“难道一点线索都查不出来?”

  朱大山道:“证据怕是都在瘸子万手中,他是文鸿的心腹,是参与这件事的核心人物,可以扳倒张华的证据都被瘸子万私藏了起来,同时,他也是最关键的证人!”

  王秦摸着下巴道:“瘸子万藏起这些证据,不交出来,是想立功。”

  朱大山低声道:“死瘸子心眼多的很,要不要收拾他?”

  王秦摇头道:“算了,先让他蹦哒蹦哒。”

  “好!”

  朱大山失望的说道。

  他对瘸子万的印象并不算好。

  “让人拟一份文件,送去朝廷,让他们派官员来接手湖郡。”

  王秦苦着脸扫了眼乱糟糟的公文,道。

  “是的,将军。”

  小吏答道。

  整理了一下思绪,王秦翻开第一页公文。

  榆县牛家村和王家村分别位于一条小河的上下游,常年因为水源的使用问题产生矛盾,从而引发聚众械斗,榆县县令数次调停都只能暂时缓和,过后不久,依然械斗不休。

  在文鸿被捕前几天,两个村再次械斗,死了五个,重伤十几个,轻伤人数更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榆县县令无力摆平两个村的矛盾,故上报至郡府,请求文鸿出面解决。

  但现在看来,文鸿是再没有机会处理这件事了。

  王秦细细的阅完事件始末,他出身自农家,深知水源对耕农的重要性。

  农民种地需要灌溉,没有水,就没有收成,这一年都要饿肚子,若是没有存粮,就会引发饿死、逃难,严重的就会产生流民起义。

  因此历朝历代都对水利工程极为重视,视其为百姓民生之本。

  这也成为考核官员在任期内政绩的重要标准。

  王秦暗骂榆县县令废物,只知道调停,不知道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王秦命小吏将榆县地形图取来研究。

  牛家村位于小河的下游,王家村则在上游,因为小河水量不大的缘故,为了先满足本村人灌溉的需求,所以王家村常常在上游设闸,使得下游的牛家村无水可用。

  在地形图上细细看了一会,王秦拍着大腿,然后指着牛家村旁边的五竹山道:“五竹山内有河穿过,可以破开此处的山壁,引河水流到牛家村!”

  小吏皱眉道:“将军,破山引流说的简单,但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啊!早在好几任太守上就提出过这个方案,但碍于人力和物力有限,都无法真正的试用!”

  “正是因为有困难才更要解决!”

  王秦面色凝重道。

  小吏苦笑着回答道:“将军不愿相信,就试上一试吧!”

  王秦叹气道:“可惜我即将要押送文鸿去淮京,怕是有心无力。”

  小吏低着头翻了翻白眼,整了半天,就是一个空口说白话的主!

  耐着性子,王秦继续翻看后面的公文。

  湖郡五县一城,积累的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