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二百六十八章 剿了个寂寞(3/4)

启,诸位到时自会有机会实现胸中抱负。”

  “剿套?”

  陈勋刚才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一听要出兵河套,他的脸色分明在说,你们谁爱去谁去,我不去。

  刘瑾道:“武平伯,机会摆着,是觉得机会太少?没事,先剿套,后面咱封狼居胥,一点都不带含糊。”

  “呵呵。”

  陈勋苦笑了一下,突然又用同情的眼神看着朱凤。

  好像他现在又觉得,还是这位安边侯“识时务”,这时候换戍回京城过安稳日子,也挺好的。

  王琼不想再听这群军中老油条掰扯,心里在想,要打仗还容跟你们商议?到时候要出兵,你们不去也得去!

  “诸位,既然战事已结束,也该奏捷了,可有俘获牛羊?”王琼问道。

  “没有。”陈勋道。

  “马匹总有吧?”王琼继续问。

  “两……匹,还有一匹跑了……”

  陈勋也很尴尬。

  说是杀了三个鞑子,如果三个鞑子连马匹都没有的话,那岂不是就告诉别人他们是杀良冒功?

  现在好歹有鞑靼人的战马作为旁证,看看,我们杀的真的是“正经”鞑子。

  “奏吧。”王琼道,“我等到偏关,也算是旗开得胜,犒赏三军,等秦制台到之后,再商议出兵之法!”

  “呵呵。”

  在场几位大佬都在苦笑。

  心里在想,这话听着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

  ……

  军事会议结束。

  刘瑾在奏捷的上奏上署名,回到后面歇宿的客房内,一脸黯然神伤。

  朱凤跟着进来,见到刘瑾神色还有些奇怪道:“既是奏捷,刘公公何意这般神情?”

  刘瑾无奈道:“小朱将军,您是有过大功在身的人,不理解咱家这些小人物心中的苦楚,就说太子对咱家来西北,可是寄予厚望的,让咱家有什么战情,要及早往京城去信相告知。您说今天这捷,咱家怎么跟太子说啊?”

  “哦。”

  朱凤这才知道刘瑾为什么这么苦恼。

  除了是因为刘瑾自己在追求建功立业,也因为刘瑾背后还有个“鞭策”之人,就是当朝太子。

  “那刘公公还是要据实以陈啊。”朱凤提醒。

  “啊?小朱将军,您言笑呢?就算给太子去信,不必太负责任,但欺瞒之事,咱家还是做不出来的,该是怎样就是怎样……是说咱只有出兵剿套,才有机会建立大的功业,是这般吧?”

  刘瑾一脸热切。

  他本来还以为,自己守在偏头关内,等着将士们去立功,自己跟着沾光奏捷便可以。

  这不就是之前张永在偏头关和宁远立功的法门吗?

  为什么换到我身上,就要跟随大军出征,甚至要进草原,冒那么大的风险呢?

  朱凤道:“陛下如何安排,我也不知,我更多是听命而为。张兄临走时跟我说,让我听秦老和王郎中的话,我照办就是。”

  “您还真是……听话啊。”刘瑾不自觉就想讽刺朱凤。

  越是恨这小子不争,越是想数落他。

  你说你都是当朝名将了,别人都把你当王威宁第二,你背后还有张周这样的大靠山,你居然跟我说你打算听命而为,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说你胸无大志都是客气的。

  “我去睡了。”朱凤道。

  “没心没肺啊……”刘瑾嘀咕道。

  朱凤问道:“刘公公说什么?”

  “哦,没事,我是说您要早些歇息,以备来日再战,没风没浪就是最好的。”刘瑾笑着解释。

  对别人他完全不用这么客气,讽刺你就讽刺你了,你还敢跟咱家吹胡子瞪眼不成?

  但对朱凤……

  先不论朱凤背景如何,就说他刘某人,还等着跟朱凤建功立业,把这位大佬得罪,自己的差事也没法当。

  ……

  ……

  奏捷三人的上奏,以快马传驿往京师。

  第二天下午还没到日落,战报就传到京城,战报清楚落到了正在坤宁宫内跟妻儿吃晚饭的朱祐樘手上。

  “奏捷了吗?好啊。”

  朱祐樘笑望着来传信的戴义。

  一旁的朱厚照瞪起眼来:“是不是刘瑾?就说刘瑾继承了儿臣的志向,一定是赢了!哈哈。”

  朱祐樘皱眉。

  这儿子果然还是没文化,还继承?刘瑾是你儿子朕的孙子不成?你死了吗?

  等朱祐樘把铅封的奏捷奏疏打开,看到上面的内容,脸上笑容仍旧不减。

  对偏头关的军将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