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二百八十六章 祭威宁侯(3/4)

族骑兵头阵接近大明阵地一百米左右,开始发射。

  大明士兵手上的火铳,发出红蓝色的妖冶光芒,随着枪响,部族骑兵第一排也毫不意外,近乎是被打成筛子。

  而以此同时,大明一方排炮的填装弹药等也基本完成,炮手都是在京营经过反复训练的,他们在完成填装之后,所要做的,就是把第二发炮打出去,尽量冲乱敌阵的阵型。

  “杀!”

  到此时,王守仁开场的三板斧已经全部用完。

  火炮现在主要压制的是部族骑兵的中后阵,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一字长蛇阵给收拢过来形成一个口袋,从四面八方将这路三四千的部族骑兵给围拢起来。

  ……

  ……

  近身肉搏战开始了。

  王守仁在此时并没有退缩,以马仪各率一路人马,从两侧与鞑靼人开始了马战。

  这在景泰之后,是很少发生的场面,过去这几十年边陲之战,双方的作战逻辑并不是这种马背上的厮杀,更好像是一种有默契的你进我退式的骚扰。

  而这次却是一场硬碰硬的血战。

  双方出动的兵马看起来不多,但惨烈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场大战。

  大明一方占据了地利上的优势,也就是居高临下,再加上有排枪和排炮的加持,在战事乍一开始,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也跟对方留守的人马主要是老弱病残有关,他们最初是可以呈现出草原部族骑兵骁勇善战的一面,但面对大明如此强大的火器压制,再加上大明士兵士气高昂不畏死的精神,随即大明一字长蛇阵收拢成为口袋阵,他们感觉到四面八方都是大明的士兵。

  更要命的是……王守仁所在的中军龙旗阵,手上还有张周所给的燧石铳。

  交兵时,火铳兵举起手,三四十步之外,一枪就能撂倒一个身着盔甲的部族骑兵,即便是这种单兵的击杀,却也形成了极大的威慑力。

  这会让部族骑兵心里在怀疑。

  我们这是在跟人作战吗?

  为什么大明士兵就可以用那么神奇的方法去杀人?而我们只能用手上的弓箭,还有马刀呢?

  ……

  ……

  战事推进非常快。

  双方在乍交兵之后,部族骑兵一方已经尽显颓势,也是因为王守仁没有派兵突袭,属于以逸待劳,在开战之后人虽然困但马匹都不疲乏,战阵中作战更为灵活。

  燧石铳的使用,也给王守仁的中军奠定了极大的基础,让他能用少数几百名士兵,稳住中军的阵势,没让部族骑兵一次给冲散冲溃。

  当大明一字长蛇阵好像剪刀一样夹击过来时,王守仁所在中军的压力基本上就没有了。

  中军的任务,仅仅是变成了向前绞杀,就好像是绞肉机一样,大明士兵一路冲锋,手上的马刀都比对方的更为尖利……这毕竟是张周所打造出来的精钢合金刀,批量生产的,说无坚不摧也言过其实,但要做到在战场局面占尽优势的情况下砍瓜切菜,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随着交锋。

  部族骑兵一方已经感觉到力不能支,冲锋在后的骑兵已经开始脱离战阵。

  火筛本部也并非只有一个部族,也是各种中小部落集结而成的,就算是同一部族,也会有地域差距,在没有宗亲血脉关系的情况下,也不能做到攻守兼备上下一心。

  正是能共富贵而不能共患难,当战事顺利时,军中上下一起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当遭遇战败时,各部族和小团体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虽然这时候他们也是在保护后面自己的族人,但在面对大明如此强势的远征军,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尽早退出战场,尽可能护送自己的族人逃走,而让别人出来为他们抵挡,让别人来送死……

  ……

  ……

  日头进一步升高。

  山坡上的战事,在排炮再一次响起时,也近乎是进入到尾声。

  大明各路人马此时分成了四路。

  两路完成对战场的清扫,另外两路则直接杀进了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营帐中。

  营帐内,再不是那安宁祥和的田园牧歌,也再不是那其乐融融的合家欢,而成为额鼻地狱一般的绞杀,大明的士兵杀进去之后,首先面对的是那些手拿兵器要负隅顽抗的部族男子,他们会被直接扫下马斩杀,脑袋甚至都不用刻意去砍,因为眼前有数不清的脑袋在等着他们。

  部族骑兵剩余大概有六七百人的样子,直接往北边逃窜。

  王守仁也不下令去追击,他的任务,就是要把眼前威宁海给踏遍。

  “刷!”

  王守仁到此时,抽出一把看起来有些古旧,不像是能用在战场上的佩剑。

  那把剑,正是王家赠给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