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二百九十一章 后援团(2/4)

挑选出来的一位兵部主事都这么牛逼了,你带了更多的兵马前来,居然只是来掩护我们撤退的?

  这说不过去啊。

  张周面对关敬等人眼神上的不解,叹道“说起来,之前本官把宣府近乎所有能用的威武天火药,都给你们奇袭威宁海的兵马备上了,所剩余不多。刚才你以为我为何朝他们开炮?其实是不想露怯,本身我们的炮弹也不多,本官就是奉皇命来草原演炮的,说白了就是用火炮打兔子。”

  “在宣府之外打也是打,在猫儿庄打也是打,都不违背陛下之意。只是打兔子的同时,得这位王中丞的相助,草原取得一点战果,咱不赶紧把战果带回去,还在这里拖延什么?”

  这次连王守仁都惊讶于张周的谦和。

  但随即他也注意到张周在对他称呼上的变化,他只当张周说错了,也没有去反驳什么。

  张周当着在场之人的面道“此战王主事居功至伟,本官回去后便会对陛下保举,以王主事为佥都御史,巡抚于西北一镇。”

  “这……”

  此话反倒让王守仁有些不好意思了。

  虽然张周没明说,但在场的人就算是愚钝一点的也能想到,张周很可能是让王守仁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大同或者宣府,而且以巡抚宣府的可能性居高……毕竟马中锡自己都请辞了,让取得战功的王守仁取代马中锡,简直再合理不过。

  张周笑道“不过这也只是本官的一厢情愿,待论功请赏之后,今日有功之将士,必定能得到朝廷的加官进爵,到时就怕本官有心留王中丞在三边,也可能会被陛下召回京师,以爵位相赐。”

  “你们还等什么?保国公,还不赶紧去协同我大明远征的将士,助他们将战利品带回大明?”

  朱晖笑着道“得令!”

  对朱晖来说,虽然远征威宁海的事跟他没多大关系,但按照大明赏赐的规则,他就算只是带兵到猫儿庄来,功劳也不小。

  而且他还是宣府总兵,这一战他的功劳或许还不在很多前线将士之下。

  他倒不求爵位再高升……也没什么可升的空间,但光是这一战对他声望的积攒,就足以让他保国公一脉未来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风光,这才是重点。

  ……

  ……

  远征军跟张周的主力汇合之后,连休息都不休息,马上开拔向南,往大同镇外的边关方山周围的阳和口方向回撤。

  一夜行军之后,兵马才开始驻扎休息。

  这一夜,也是王守仁入草原之后第一次长时间休息,他是坐在马车里,在颠簸中睡了一宿。

  有张周在,他似乎终于不用担心战略大事,可以安心合眼休息。

  “没事吧?”

  张周第二天一早见到王守仁时,但见王守仁一脸昏沉的样子,明显已得了风寒。

  这是累出的毛病。

  王守仁见临时的营帐内,将领都已经离开,而他似是错过了重要的会议,急忙道“是下官失职。”

  “没事,是我不让他们去打扰你的,你放心,我不是为跟你抢功劳。”张周笑着。

  “下官不敢如此揣度。”王守仁很惭愧。

  张周到现在除了体谅他的辛劳,还体谅他的处境。

  如果说他用草原两战,赢得将士的尊重,他也通过这两战,感受到张周带来的新火药和火炮,对于战场格局的改变,他也不得不收起之前那种官宦子弟特有的傲慢,重新以大明百姓或者军中将领的眼光,去审视张周。

  他似乎也理解了为何军中上下会对张周如此尊重,也明白皇帝为何会对张周如此信任。

  此时他也感觉到自己的父亲,还有父亲的同僚,对张周似乎是有一股偏执的成见,现在他认为这种偏见不可取。

  张周道“昨日你没主动下山,很好,如果是大同镇的兵马过来,会发生如何的结果,难说。”

  王守仁本来还想跟张周解释一下,自己昨天并不是故意怠慢张周,本来见到大明的兵马,用望远镜已经确定不是狄夷的伪装,就该赶紧下山不耽搁时间。

  但他所思忖的问题,是大明内部也可能会出现抢功的情况。

  一万多俘虏,还有那接近十万头牛羊牲口等,是个人就会眼红,本身九边各镇的兵马就各自为政,如果大同镇的兵马非说要把俘虏和牲口给他们,才将他们放行进大同周边的关口,那该当如何?

  闹不好,为了这军功,大明两镇的兵马会在猫儿庄自相干起来。

  很显然,张周跟他一样,都明白大明边军的尿性。

  王守仁道“多亏张制台及时赶到,若再延迟几个时辰,结果或会大有不同。”

  张周叹道“只能说,从宣府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