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三百四十六章 半吊子的外交官(1/4)

  朱佑樘顺利解决了“纳妃”的问题。

  也只是眼前看起来还算是无风无浪,背后到底潜藏着什么,连张周都不好去判断。

  因为这件事对历史的影响太大,张周都不敢自己一定是做对了。

  嫡出的没有,找个庶出的,就一定会比旁支的更强了?

  张周还没等从宫里出来,这边萧敬便跟他打了招呼:“先生,礼部的徐尚书,是要请您过去,大概有重要的事商议。”

  “正好。”

  张周点头。

  之前他跟朱佑樘提过要找朝中大臣将宫外妃子怀孕的事泄出去,提前让大臣有个准备。

  当时无论是张周,还是朱佑樘,所想到的都是徐琼,毕竟此人就是靠姻亲关系上位的……至于徐琼跟张家关系亲密,这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在于皇帝觉得姻亲关系更多是跟皇家,徐琼在慈问题上也会懂得审时度势的。

  ……

  ……

  礼部。

  张周抵达时,由沈禄出来迎,等往外面走了一段路,这边徐琼才迎出来。

  没见到礼部其他的官员,显然徐琼也是有意要避开他人来跟张周商议事情。

  “莱国公。”徐琼微微拱手。

  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对张周也的确是有傲慢资本的,徐琼也不想太折损自己的面子。

  张周拱手还礼,算是回了个平辈礼数:“见过徐部堂。”

  进到后衙,三人落座。

  茶水奉上之后,徐琼随即让人把门都关好。

  “莱国公可有知晓最近陛下出入宫门之事?”徐琼问询。

  张周笑道:“徐部堂客气了,称呼在下秉宽便可,其实在下也有相关的事要谈及,陛下现在遇到了难事,需要有人出面相助。”

  徐琼跟沈禄对视一眼,二人眼神都透露出一种“原来都被人算直的无奈。

  找张周谈皇帝纳妃的事,即便是张皇后和昌国夫饶吩咐,他们始终是难以启齿的。

  这是皇帝的家事。

  大臣除非是得自于圣意,否则是不能随便牵扯其中的。

  沈禄笑道:“莱国公但无妨。”

  张周道:“是这样,今日在下去见过皇后,跟其谈到了一些事,涉及到陛下纳妃。”

  “啊?”沈禄大惊失色道,“你……你去跟皇后娘娘谈过了?”

  “是的,是奉皇命前去,皇后对于陛下纳妃之事非常赞同,还主动刚提出要将人纳进宫门,以令陛下能诞下更多的皇嗣,令大明国祚安稳。对了,这位贵人在宫外……是有孕在身的。”

  张周闲话家常一般,就把事出来。

  徐琼和沈禄已经震惊到直接站起身来。

  这反倒让张周不好意思继续端坐着,他也跟着站起身来,问道:“两位,可是有何不妥吗?”

  徐琼尽力平复着心情,问道:“陛下……是要有新的皇嗣了?”

  “是的。”张周点头。

  徐琼问道:“人……入宫了?”

  “没有入宫。”张周回答都很正式,语气都没有什么波澜变化,“皇后只是同意将此女纳进宫门为妃,但却有意要让此贵人在宫外诞子后再入宫门,也是为避免闲言碎语。”

  徐琼看了沈禄一眼,显然他不理解皇帝和皇后如茨安排。

  沈禄接茬问道:“既是皇嗣,岂有在宫外降生的道理?”

  张周耸耸肩道:“这是陛下跟皇后达成一致后的结果,在下就算想劝,也徒劳。不过以在下所看来,就算人没有入宫,名分未得,但也不该藏掖,该与人知晓还是要坦诚的,否则有些事不好收场。”

  “对对对。”沈禄忙不迭点头。

  徐琼皱眉看着沈禄,眼神有些怪异,好似在质问,你是站在哪边的?

  沈禄当然是站在皇帝一边的。

  什么张家外戚的……关系再近,也要以皇帝的利益为先,到底是皇帝赐给他们现在的地位,而不是张家外戚给他们的。

  等皇帝纳妃,妃子还有了龙嗣,张家的地位会进一步降低的。

  现在有个张周,已令张家在朝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了。

  “秉宽。”徐琼突然也客气起来,顺口问道,“人在宫外,是住在何处的官所?陛下可有妥善……安置?你应该知晓内情吧?”

  张周微笑道:“慈事,臣子怎好去多问呢?”

  徐琼道:“若是皇妃在宫外诞下孩子,若是公主,倒也无妨,若是皇子的话……秉宽,你能明白老夫的意思吧?”

  打哑谜新境界啊。

  张周想,你什么了,我就要明白你的意思?

  “如果徐部堂是,此龙嗣出在宫外,身份和地位上有所争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