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三百五十七章 张某人一人顶全部(3/4)

是下山的猛虎。

  但长远来说,因为张周的功勋太大,无论是京营的将领,还是各地的镇守总兵官、巡抚,都已逐渐开始习惯向张周问策,如此下去……张周就会大权在握,逐渐会产生对朝廷的架空……

  如果张周跟皇帝的关系密切还好,或者说张周一直能取得皇帝的信任,那一切都是没问题的。

  但就怕君臣之间也会产生嫌隙。

  “莱国公的意思,似乎是有一位有此能耐的人,留在辽东治理边民,给出治理的方略,具体是何人,我便不知了。”陆完叹息着说道。

  “能是谁?”

  张永把心中的疑问,也就直接说出来。

  陆完也只是摇头。

  打仗的归打仗的,治民的归治民的,陆完对于自己的个人前途都觉得很迷茫,他甚至都不敢说是张周的嫡系。

  正因为跟张周若即若离的关系,让他心生不定,他才更注重跟张周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

  这也是陆完的性格使然。

  ……

  ……

  身在多壁城的唐寅,最近日子过得还不错。

  三月初五之前,城内将士一天天要死要活的,朝鲜那边更是早早都把他们的马匹给宰了吃肉喝汤的,可后来发现……城外驻守的敌军越来越少。

  几次出击,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虽然每次最多也只能斩首个个位数的人头,而且也没有将围城的女真人给彻底赶走,但至少城内守军没事出去“打牙祭”是有保障了。

  随着城内的形势没那么严峻,本来饿的肚子,好像也没那么饿了。

  本来不够的粮食,明明也没抢回来多少,却又好像饿不死人了。

  也是让唐寅觉得惊奇的……自己在这个鬼地方守了两个月时间,居然一个人都没饿死……除了吃了一点野菜之外,也没到啃树皮吃土的地步。

  那好像还是能混下去的。

  “伯虎,咱是不是该策划一下,把兵马推出去?总这么吊着,咱也没粮食啊。”徐经这两个月,脸明显饿瘦了两圈,干瘦干瘦的。

  不过正因为如此,双目看上去也更有神了。

  唐寅道:“援军还没来。”

  “还等?等到什么时候?”徐经也是发愁了,“要不这样,咱带着兵马,从东南划开一个豁口,咱往朝鲜方向走,不用十天就能到朝鲜境内,咱再折道回大明……”

  唐寅问道:“你是想当逃兵吗?”

  徐经无语了。

  本来他也挺瞧不上这位老朋友的,觉得唐寅的造诣,跟张周、王守仁这些人没法比,可这次他见识到,什么叫“蛇鼠一窝”。

  都是同样的性格,也不知哪学来的执拗,居然赖在多壁城不走了?

  ……

  ……

  几天的出击作战,效果都很明显。

  朝鲜一方将士的士气也上来了。

  朴元宗找到唐寅,诉说着他的苦楚:“唐先生,没办法了,我们的主帅李克均,已经多次跟下面的人提到,说只要回到朝鲜境内,就会把我给杀了。我是回不去朝鲜了。”

  唐寅道:“你要流亡大明?”

  “是的。”朴元宗道,“我可以带这五千兵马,一起投奔大明,只要您一声令下。”

  “那你的亲族呢?”

  唐寅眯眼看着朴元宗。

  为了自己一条小命,连家人和族人都不顾了?

  朴元宗道:“如果我投奔了大明,有大明对我的犒赏,朝鲜的君主是不敢把我的族人怎样的,再说我的兄长也是朝鲜的功臣,他已不在,还有我很多族人……岂能因为我一人而影响到他们?”

  “这件事,我要请示陛下,至少也要请示到莱国公,以我所知,最近几天他就会到沈阳。”唐寅道。

  朴元宗惊喜道:“已经能知晓外界消息了?”

  “是的。”唐寅很干脆回答,“虽然不多,但我知道建州女真已被新建伯折磨得不轻,海西女真各部也无心与大明恋战,这时候如果莱国公亲临的话,就是最后的通牒,没人再敢与大明为敌。”

  “是啊是啊。”

  朴元宗听说之后也非常激动,“如果莱国公亲临的话,我希望能去拜见,我对他非常仰慕。”

  唐寅心想。

  你这是仰慕莱国公?是为了保命而不得不仰慕吧?

  唐寅道:“其实头几天,我已把你的情况,连同战报,发往沈阳一份,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送达,也不知路上是否会顺利。你不用担心,为大明做事的人,哪怕是你回到朝鲜,也能得到你们君主的认可和肯定。”

  “不不不,唐上差您不知,我们的君主太武断,而且刚愎自用,只相信他亲近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