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三百九十章 信不信由你们(2/4)

都御史都有他的机会,可他现在连个提名都没捞着,似乎他想更进一步,只有往南京六部尚书的位子上去发展……

  屠滽道:“那你意思是,明日顺府的地动会很严重?”

  王轼无奈道:“不过是做个假设。”

  “没有这种假设。”屠滽道,“地动之事从未有人能提前探知,更别是发生在子脚下的地动,我就不信……”

  听到这里,其实很多人心里已经在犯嘀咕了。

  如果这是张秉宽第一次谶言有地震也就算了,我们完全可以当他胡扯,但问题是……他已经成功命中过,还不止一次……这次还关乎到他自己切身的利益,他会这么“失策”,有,结果没有?

  甚至可以这么,就算真没有命中,那也可能是张秉宽故意没命中,让皇帝降低对他的信任,也换得跟我们和平共处的机会。

  否则,要解释为他推算失误,很难让人相信啊。

  “走了走了,不要为未发生的灾异而烦忧,都是读过圣贤书的,提前去这些有何意义?”刘健作为首辅,也算是给定了个基调。

  既然不确定明日是否有地震发生,那就等明过后,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发生或者不发生,要等事后再商量对策,不然就显得是我们杞人忧一般。

  随后众人便散了,一个个也都着近乎于“张秉宽不过在妖言惑众”的话,似乎没人肯相信来日真的会发生地震。

  ……

  ……

  清宁宫内。

  朱佑樘在给周太后请安,而周太后便当面责怪孙子把张周调离京师的事。

  “就因为朝中饶一些无端非议,就放弃秉宽这样的能臣,哀家认为皇帝你太草率了。”周太后道。

  朱佑樘解释道:“皇祖母,这是孙儿跟秉宽商议好的,明京师就会有地动,如此也体现出京师的灾异与他无关,而且他此下江南,还有重要的任务在身,等他回来之后定会对他委以重任。兵部尚书的位子,会给他留着。”

  在老太太面前,当孙子的也就不隐瞒了。

  谁朕打算放弃使用他?

  也明确了,就是准备好兵部尚书的位子给他!

  周太后闻言这才稍微释然,道:“明要地动吗?哀家是否也要搬出去?”

  朱佑樘道:“秉宽是,这次的地动不会太严重,只要屋舍修得够坚固,像皇宫各处的殿阁,只要不是年久失修的,都没问题。所以皇祖母不必太过担心。”

  “那就好。”周太后道,“不过以防意外,哀家今晚还是在外面搭个帐篷住吧。”

  “这……”

  朱佑樘便觉得,自己好像是坑了老太太。

  旁边的姜吕道:“太皇太后,如今刚去了一点暑气,蚊虫颇多,若是出令阁,只怕到夜里……不太好防备。”

  “那也比殿阁踏了,把人压了强!”周太后道,“以前有李广的时候,总是怕因为他触怒上,发生点什么灾**的,可现在用秉宽,有什么灾**他能提前告知……这能一样吗?所以皇帝啊,你还是要有一颗慧眼,知道什么人可用,什么人不可用。”

  “是,孙儿受教了。”朱佑樘急忙道。

  “对了,皇帝,你宫外的妃嫔几时诞子啊?”周太后问道。

  “就是这两了。”朱佑樘道,“其实已经超过预期分娩的时候,朕已派人时刻照看着。”

  周太后笑道:“如果是旋地转地动山摇时,你能再为自己添皇嗣,哀家倒觉得,这是上给你的恩典,意义可就非同一般了。”

  朱佑樘道:“皇祖母,地动时诞子……真的好吗?”

  当皇帝的都觉得老太太是在“没事找事”。

  如果发生地动的当,他有个儿子出生,那别人还不把这儿子当成“灾星”?可老太太非要,这是恩典,大抵有把坏事往好的方向的意思。

  周太后叹道:“不管怎样,希望是个皇嗣吧,如果是个公主的话……总是有些不完美,你也要把人纳进宫里来,再给哀家请安,哀家还可以帮你保住她。”

  这就分明在跟孙子暗示,你这个皇妃迁居到宫里来,安全也不太能得到保障,因为你有个善妒的妻子。

  “是。”朱佑樘嘴上应了。

  周太后道:“听张家两个,这两回京师了?”

  “回了,今日还一起入宫来见皇后。”朱佑樘道,“孙儿不打算见他们了!他们在西北和辽东,也未立下太大的功劳,即便有,那也是秉宽相助所得。朕也没打算赐封他们。”

  “有功还是要赏的,但也不能太委以重用,他们什么模样,你心里也该有数。倒是赶紧把秉宽带回来,哀家一时不见他,还想得慌,秉宽可是很会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