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四百三十七章 惹不起(3/4)

彤倒是知道知道这群人的身份,她只想赶紧走,因为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如果被一群太医知道是她给小皇子治病,还有一定成效的话,说不定会怎么来对付她。

  她自认为现在可没有张周那样的实力和背景,可没能力跟这群人相博。

  刘文泰仗着自己是宫里的老人,走上前继续询问道:“病情如何,总要让卑职等人知晓,也好汇总定方。”

  李荣实在听不下去,皱眉道:“刘院判,劝你们还是省省吧,有这位宁夫人在,还有你们什么事?三皇子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如果你们还想定方子的话,就想想后续如何调理,但陛下是否会采用,那就要看宁夫人是否愿意接纳了!”

  “啊?”

  刘文泰本还志得意满的。

  闻言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众太医将目光齐刷刷挪到宁彤身上。

  这把宁彤看得那叫一个心惊肉跳……我一个“小女子”,居然被这么一群大老爷们看着,还是用愤恨的眼神看,怕死了怕死了……

  “让让!”

  李荣跟萧敬、戴义他们最大的不同,是他在宫里资历很老,从景泰年间就已经是有权势的太监了,成化初年就当过司礼监掌印太监……他身上并不像孝宗时期这些太监那么仁恕,因而他不会以老好人自居。

  ……

  ……

  宁彤跟着李荣走了。

  一群太医傻眼了,等人离开之后,这群人又在议论纷纷。

  “听到李公公怎么称呼她了吗?宁夫人!京师中,可是有姓宁的会治病的人家?”

  给皇宫妇孺治病,皇帝病急乱投医之下从宫外请个“杏林世家”的女子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对这群太医来说,谁家敢派这么个女人进宫来,那是要跟整个大明的医学界为敌啊?

  现在我们都抓到线索了,知道是“宁夫人”,说明她是嫁到宁家的女子,看我们不把这个“宁家”给找出来,把他们的祖坟扒了,捎带手把他们整垮,看他们以后还怎么在杏林圈子里混!

  “宁家……没听说。”

  刘文泰琢磨了一下,望着一边的王玉道,“王院使,您可有听闻?”

  王玉仔细琢磨一番,道:“似在河南汝宁府,是有姓宁的地方治病名医,但未曾有过交际。再是隐约听闻过南昌府有姓宁的大户,似也曾有过行医的……“

  因为太医院有负责各地医官选拔的职责,所以会对各地行医的人登记造册,但并不属于“医籍”,王玉作为院使也曾研究过相关的卷册,才会隐约知道一些。

  一个姓黄的御医走出来道:“女子来皇宫治病,这是要砸我们太医院的饭碗吗?”

  “对啊!”

  一群太医义愤填膺。

  这就体现出太医院官僚的一面了。

  我们治不好的病人,别人绝对不能插手,否则的话那就是本末倒置。

  任何一个当大夫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一点,在被皇帝征召的时候也该想到这么做的后果,所以什么贴皇榜之类的,压根就不会有人应,那都是戏文里的事。

  “王院使,这件事可不能如此罢休,应该问个清楚,人是谁带进来的,背景如何,总不能让我们太医院的人吃哑巴亏吧?”

  “此言在理,且还要对陛下申明,若是此等时候治病出了什么差错,遗害深远啊。”

  “之前那位张尚书入宫治病的时候,好像也有人这么说,若是此人真有能力,让小皇子病愈,我等是否不该如此忌讳呢?”

  “你到底帮哪边的?”

  但凡稍微有个想出来说“公道话”的,都会被直接顶回去。

  到了太医院要一致对外的时候,自然内部不和谐的声音就要一并被扫除。

  ……

  ……

  众太医院的人,最后还是被朱佑樘派个人出来,随便就给打发走了。

  这群人自然是不甘心。

  分工协作。

  有的人回去查阅册籍,硬是要把姓宁的在京周边的会治病的人家找出来。

  而王玉作为正五品的太医院院使,也是有资格去跟朝中大臣沟通的人,则趁着日落各衙门散工时,找到他正在“奉旨调理”的病患之一,因得“病痔”而需要不时从太医院求药的李东阳,打探一些内情。

  李东阳有病痔,并多次以此来请求致仕。

  在弘治十二年时,皇帝就特地给他赐药,并以太医院的人为他诊病,加上之前李东阳儿子李兆先得的花柳病,李东阳这几年没少跟太医院的人打交道。

  “……李公公在宫里地位不浅,若是他都直呼夫人的,必是得过诰命的。”李东阳闻言之后,一边走也好似闲聊般一边说着。

  “那是说……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