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四百五十章 炮、铳(3/4)

东西都卸下来,搬运进去之后。

  张周这才回到家里。

  “老爷。”蒋苹渝带着一家的女眷过来给张周行礼问候。

  张周笑道:“旅途辛苦了,南下这一路,给我们一家人的折腾不小,但这次回京之后应该就不会再涉及到搬家等事了,就算以后我可能出外当差,你们也留在京城便可。”

  院子内的格局不动,女眷各都有自己的院子。

  之前甚至都收拾得很好,原封不动的,女眷当天就能住进去,反而会觉得很适应。

  却是林仪在张周面前很扭捏。

  张周早就知道林仪在东昌府跟李玗见面的事,随即他将林仪叫到一边。

  “老爷,妾身跟李小姐说了,那些词不是妾身写的。”林仪很认真跟张周说明情况。

  张周笑道:“谁写的有什么关系呢?我说是你写的,那就是你写的……就好像太子那三首诗,你觉得如何?”

  林仪道:“妾身猜到,太子的诗,也是出自老爷之手,大概只有老爷有如此的才华。”

  之前林仪在张周面前,就好像个女先生一样,总喜欢用一些教条去为难张周。

  但在嫁进门之后,她充分感觉到自己在才华上,根本没法与张周相比,然后就郁闷了,甚至自卑心理会逐渐发酵。

  张周道:“你这也太实诚了,人家姑娘家家的,想跟你当朋友,你这也有点不近人情。不过几首诗词而已,谁写的有何关系呢?你觉得为夫我,需要那点诗词来为自己积累什么名声吗?”

  林仪想了想,认真道:“妾身已嫁做人妇,也无须身外之名。”

  “呵呵。”

  张周倒觉得林仪挺豁达的。

  大明京师有名的才女,很多人之前还觉得“鲜花插在牛粪”上呢,多少人恨他张周夺人所爱,甚至把林仪这样出身名门的大才女纳回来当妾,简直是“禽兽不如”的行为。

  可随着张周在南京文会上奠定文坛宗师的名气,这种风闻才少了很多,但还是架不住很多人在暗中毁谤。

  说白了,就是羡慕嫉妒恨。

  “好好休息一下,这两天我不会过来烦扰你们,我现在当上兵部尚书,忙得很。”张周感慨着,“当上尚书,你们能见到我的机会可能就不多了,家就有点顾不上了。”

  张周所说的,基本都是大明中上层官员的常态。

  当官到尚书级别,人生的重心已基本不在家庭,就算偶尔见见家人,绝对也不会顾得上什么家长里短的事情。

  但张周这样的年纪轻轻就当上尚书,跟那些六七十岁才当尚书的,自然还是有所不同的。

  “老爷,李家小姐说,让妾身回头再去给她授课,可以去吗?”林仪问道。

  张周耸耸肩道:“这是你的自由,你无须问我,当然我觉得你应该无须为那几两束修发愁,最近我生意上赚钱不少,家里一人发一千两银子的零花钱,省着点花,下次发零花钱不知是几时了。”

  林仪赶紧摆摆手道:“太多,花不完的。”

  “没事,买房子买地,你们看着办。”张周笑道,“同时也要为下一代做准备,努力啊林同学。”

  ……

  ……

  大问题是。

  张周来到这世界之后,在种地这件事上效率很低,连张周自己也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只有王明珊这一块地上发芽了,生了个儿子,也算是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是能行的。

  但就是可能……平时心太杂,没有专心致志把这件事做好。

  张周觉得,既然要给朱佑樘进补,那为何不先拿自己“练练手”呢?

  心中又觉得遗憾,自己不能亲自跟着海船去南洋,甚至是去美洲新大陆,不然的话……什么好东西也能给整回来,谁说这世上就没有强筋健骨的“神药”?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关键还在于……经年累月的固本培元啊。

  张家女眷回到京城,对张周最大的改变就是,王明珊又能跟进跟出了。

  之前王明珊也可以留在他身边,奈何他所接触的都是地方官、武将,还有他身边的女眷也需要人保护,再加上张周也不想让王明珊离开刚出生的孩子太久。

  现在回到京城,就没这种顾虑了。

  王明珊最先的改变,就是锦衣卫副千户的军服,直接换成了千户的。

  如此一来,张周身边等于是有了王明珊、刘贵两个锦衣卫千户,至于之前的锦衣卫千户孙上器之前则一直被调外办事,目前仍旧没有回京师到张周身边来。

  与此同时。

  南京城内,辛苦了一路的张家大房父子,张掖和张平父子二人,终于是千里迢迢回到了南京。

  二人到南京第一件事,就是要别府而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