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五百三十四章 沾亲带故,浑水摸鱼(3/4)

风使舵。

  收的好处是不好,但关乎到自己前途问题,他也要调转枪头对准那些给他送礼的本地豪绅了。

  牟斌似乎是松口气,毕竟看样子张掖的确是不知情。

  但牟斌也不敢掉以轻心,谁知道张掖是不是在装孙子?这人自己没什么接触的经验,也不知道这个狐假虎威的张百户到底有多大能耐。

  「如此,那不如……张百户协同,一起去拿人?」牟斌带着试探的语气道。

  张掖道:「拿人的话,我还是不去了,虽然他们的事与我无关,但他们对我也算客气的,且先前有所承诺,这么去的话,等于是两面不是人,我还是……静候您差事办成的佳音。」

  牟斌差点想吐血。

  这是个什么人?

  看起来一点正直的样子都没有,是属于见钱眼开的小人,但居然还知道拿人手软,在抓人的时候选择回避?

  按照小人做事的一贯作风,不应该是两头拿两头坑吗?

  牟斌叹道:「既如此的话,那就没什么好回避的,这就派人在本地拿人,此番本都督到此来,带有锦衣卫上千人,办差之事无须他人协助。也请张百户在此等候,有什么事情,可以与你再一同商议。」

  「好。」

  尽管张掖也不知道自己在牟斌那边到底有什么价值,也不知自己能做出怎样有益的提议,但看样子牟斌对自己还算礼重。

  他应付这种官场场面事,尤其是面对如此上官时,也不太有经验,也只能应了,再将牟斌给送出门。

  「

  爹,刚才那个真是锦衣卫指挥使啊?他来找你干嘛?」

  把人送走之后,张平脸憋得通红,显然刚才经历了一次内心的考验,担惊受怕之下,走路都有点不稳。

  张掖道:「儿啊,刚才你表现很好,还好有你在,让为父没丢脸!他可能真的是锦衣卫指挥使,也就是你爹我的最高上官,但他因为你二叔的关系,也要给我面子啊。我看着,他是永平府公干的。」

  「啥公干?」张平道,「小小一个永平府,连锦衣卫指挥使都要亲自来?不会是……跟咱的事有关,咱要折在此吧?」

  张掖骂道:「刚说你表现好,你现在就开始没脑子了?亏为父还供你读书,真是学到狗肚子里去了!比你二叔差得远!你不想想,若是他的差事跟咱相悖,他有必要纡尊降贵来跟我相见吗?」

  张平道:「可是父亲您连他来做什么都不知道啊。」

  「那不重要。」张掖显得很自信道,「只要他不能把我怎么着就行,给咱的咱就笑纳了,也不给送回去!等回头咱把开什么船厂的事,对接好了,咱就回去,找个镖局什么的,把为父这几天收的东西,一并给运回去!连为父都没想到,这一路都辛苦,也没捞点油水,到了这里居然把我们奉为上宾,看来这永平府那是人杰地灵啊!」

  牟斌打通了张掖这层关系,便可以让人在永平府大张旗鼓抓人了。

  一连查抄了三家,虽然知府衙门那边没出事,但牟斌也让郭昂亲自过去叙话,算是一种警告,之后抓人抄家的事就显得很顺利,无论是地方官府,还是地方有私人武装的各大门阀家族,一个敢闹事的都没有。

  被查抄的三家,也都好似自认倒霉一样,被锦衣卫拿人查封家产。

  此消息很快便传回京城。

  在京的言官,不管是否跟永平府地方上有牵扯的,都会因为锦衣卫查抄地方官绅的事,去上奏于皇帝,有直谏犯上的意思。

  这也是东厂和锦衣卫在弘治时期权势收敛的原因,因为皇帝对于文官太过于看重,以至于言官对朝廷上下的监督达到了顶峰,以至于连厂卫的人都要夹着尾巴不敢在公务上冒进。

  但这次言官显然估错了皇帝的态度。

  言官以为锦衣卫是在地方上闹事,却不知这是奉旨办事,而朱佑樘恰恰还对李荣和牟斌等人的办事效率感觉到满意,还想去嘉奖,这会参劾的奏疏却上来了。

  乾清宫内,萧敬把几份针对永平府地方事务的上奏,整理到一起,摆在朱佑樘面前。

  「陛下,这几份都是。」

  萧敬道,「还有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于地方上的上奏,听说蔡国公的兄长,名叫张掖的锦衣卫百户,也在永平府地方,先前锦衣卫办事时,这位张百户还行阻挠之事,或是收受了地方上给他的财物。」

  萧敬毕竟现在并不执掌东厂,对于李荣出去办差的细节,他也不太了解。

  在萧敬看来,锦衣卫闹出的动静,似乎是有点大了。

  且显得没有必要。

  照理说,当皇帝的要跟臣子于地方上开矿谋财,是没必要如此大张旗鼓的。

  朱佑樘道:「张掖?秉宽的兄长……也好。」

  萧敬一时有点懵,这怎么还很好?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