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六百八十三章 造孽(2/3)

  可惜上面的内容有些晦涩,毕竟她基本上没见过奏疏这东西,也不太习惯文人奏事说话的行文风格。

  “朕让他们兄弟去辽东打仗,他们一路上迟滞拖延,花费了比他人多几天的时间才抵达中转之地,去了之后也不思进取,只想着惹是生非,要不是秉宽把事压下来,不但他们要被人笑话,连同朕,恐怕也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朱佑樘怒气冲冲道。

  张皇后通过丈夫对事情头绪的点拨,才算是大致理顺了事情。

  张皇后一听又是两个弟弟惹祸,也有些无奈道:“陛下,他们什么性子,您还不知吗”

  有种爱谁谁的无奈。

  也不是说张皇后非要纵容两个弟弟,只能说这两个弟弟太不争气,无论当姐姐的如何想方设法去改变,最终也无能为力,最后也只能靠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去为两个弟弟做回护。

  不能阻止他们犯错,那就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帮他们找补。

  朱佑樘道:“朕知晓,你也知道,甚至天下人都知晓!就这样,朕还一次次帮他们!朕到底是在图什么惹祸的人也不是没有,但谁能像他们一样……咳咳,从来都不知收敛呢”

  张皇后也是苦着脸道:“陛下,不是说好,让他们去历练吗那就早些派他们去辽东啊。”

  朱佑樘皱眉道:“听你这意思,是怪秉宽没有早早将他们送去辽东前线”

  “臣妾并无此意。”张皇后道,“但身在港口,出了事情,是不是也该有人帮他们……臣妾是想说,既然能压得住这件事,最好还能……”

  还没等妻子说完,朱佑樘就伸手打断了妻子的辩解。

  朱佑樘道:“造孽!朕上辈子是欠了你们张家什么真是……唉!这件事,秉宽都没好意思跟朕提。鹤龄和延龄,朕本以为他们只是少不更事,毕竟他们年岁也不大,本以为他们也只是少年心性,可这么一年一年下来,他们再不是当年的稚子顽童!”

  张皇后闭上眼道:“陛下想怎么罚,只管说,臣妾不反对便是了。”

  “朕会马上着令让他们兄弟去辽东,还是之前所说的,只要他们在此战中,能做到尽心竭力,只要不做到临阵退缩,没有大的过错,朕就会继续给他们晋升爵位,但回到京师之后,只怕都督府的差事,没法再给他们了……”朱佑樘道。

  张皇后道:“为何”

  显然在这件事上,张皇后是不服的。

  给晋升爵位,就应该伴随着加官,不然怎么体现大明朝是咱家的

  朱佑樘无奈道:“给他们点权力,他们就会为非作歹,之前吃过的教训还不够多吗年前让他们在京营那么短的时间,他们都能惹出祸事。给他们更高的爵位,更好的条件,让他们安心享受,不很好吗不是做事的材料,为什么一定要勉强他们呢”

  显然当皇帝的,也对两个小舅子彻底失望了。

  烂泥扶不上墙。

  张皇后道:“可是,很多人都能成就功名,陛下为什么不多给他们机会呢他们也是少不更事……”

  朱佑樘有些生气道:“少不更事的人多了,但至少也该有进取之心,不要总想着是皇亲国戚而肆意妄为,甚至不把大明的法度放在眼里。就好像朱知节,在派他去战场之前,他什么也都不会,可你看看他现在”

  张皇后急忙道:“当初宁远一战,延龄不是也跟他一起打仗了延龄还亲自杀敌,比之朱凤也不差。”

  朱佑樘想了想,好像也对。

  “但是……”

  “陛下,就多给他们机会吧。”张皇后磕头,近乎是哀求道,“臣妾就这两个弟弟,他们现在是没立下大的功劳,但以前不是也没机会吗如今朝中有张卿家这样的能臣,他能帮鹤龄和延龄的,只要他诚心实意想帮。”

  朱佑樘皱眉道:“这还不算帮吗”

  张皇后道:“臣妾也知道,这次的事情,也多亏张卿家在背后相助,才没让事情闹大,臣妾也会去信告诫他们,让他们听张卿家的调遣。以张卿家的能耐,定会找到机会,让他们成为大明栋梁的。”

  “你……”

  朱佑樘本想警告妻子别不识好歹。

  但一想,好像张周跟张家兄弟闹掰,对他自己的后院,以及张周在朝,也都没什么好处。

  这也是他为何明知道张家兄弟不是东西,却还一直让张周栽培他们的缘故。

  因为张周的本事,就是一种最大的资源,可不是谁想把人塞到张周那让栽培一下,都有这机会的。

  张皇后继续诚恳磕头道:“陛下,给臣妾两个弟弟多点机会吧。”

  朱佑樘一看妻子平时那么要强的人,现在居然低声下气来哀求自己,瞬间心中的虚荣心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不过他还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