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十一章:阴诡(2/3)

朽!”

  心中这么想着,这些人一个个义正辞严的赞同袁氏家主的意见,洛阳城中一幕幕大戏,在不断的上演着。

  西凉的将军们纷纷抽出手中的利剑,就要组织士兵开始攻城。

  当年关中压迫关东,最后光武皇帝依靠关东起兵,即便是顺利接管关中,但最后还是要废弃关中。

  但是现在真的说不准了。

  卓亦相信朝廷诸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忠于朝廷的,那张角进入洛阳城中后,大肆屠戮,但听闻屠戮者都是交结十常侍的奸佞之辈,那想必诸公都是清清白白了。

  众人都心知肚明,现在袁氏的袁绍和袁术一个回了汝南老家,一个进了冀州,这不就是等着自己人进洛阳吗?

  但是许多人都不说话,毕竟这天下又不是只有你袁氏有出息。

  现在的洛阳城中有这样的人吗?

  有!

  但没有权力。

  “董卓进城会造成什么结果是我们所不清楚的,我们绝对不能冒险。

  在这个更不愿意忍耐的世上,这种明显的不公正对待,只会造成一个结局,那就是群起反抗。

  但其中是否有所遗漏呢?

  否则卓携带凉州五十万军民护佑陛下回帝都,却为什么会被阻隔在外呢?

  这难道是卓在故意挑拨离间吗?

  卓是汉臣,十数年如一日在边郡打拼,立下了多少的功劳,但是在那些公卿的口中我是什么人呢?

  是个类似于蛮夷的边郡武夫!

  地域之间的对抗实在是太强了,关西和关东之间,关西的凉州和西域之间,关中和凉州之间,关东的各州之间,乃至于各州的郡中,在以郡为国的大环境下,处处都是不满的裂隙。

  刘辩望着这一幕,只觉浑身冰冷,胆颤的问着洛空道:“君侯,这些西凉军为什么会这样啊?”

  城中最主战的自然就是太平军,除了太平军之外,那些顶尖的豪门同样反对董卓进城,尤其是袁氏的反对。

  士族们在郡中相互联姻,在州中相互结交,但仅此而已,自己想出去出不去,别人想进来那也进不来。

  刘辩不会是个能够掌握大权的皇帝,这些话是洛空一些想要抒发出来的情绪罢了。

  这一百年就是还债,现在关西被压迫,边郡武人在不断流血,自然就恨上了关东,甚至恨上了皇室。

  天一道主去世的消息向着四处而去,董卓围困洛阳的消息同样很快就会传遍诸州郡,那时天下自然会有义士率兵而来。

  而且这些派别是会变化的,不是提前把那些会投降的杀掉就没事了,因为随着形势的变化会有新的投降派出现。

  这难道不是有人故意如此吗?

  朝廷之上第一次出现了支持董卓的言论,这是一个相当不好的苗头,很快就被压了下来卜才三人同样收到了董卓的信件。

  现在是迎来反噬的时候了,小规模的反抗已经没有作用了,这些握着刀把子的武夫造反了。

  洛阳城中西凉军新送进来的信件传播开来,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城中的人心一下子繁杂起来。

  只不过朝中有些奸佞妄图阻止,甚至裹挟了太后,才致使双方兵戎相见,这都是奸佞的阴谋。

  这封信之后,城中的阴霾就更加严重,董卓虽然是边郡武人,但至少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做过特别出格的事情,还不至于所有人都对他升起警惕之心。

  这些士族只要给他们时间,最多三年,他们就能重新武装,足以和边郡军队一较高下,并且能通过源源不断的供给,把这些边郡精锐耗光,然后打败他们。

  “喏!”

  若是有机会主政天下,你记住,刚才这些西凉军的话听一半,另外一半则是借口。

  西凉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卓越的作战能力,洛阳城军队的几次出城反击都被击退了回去,没有对西凉军造成什么损伤。

  这所谓的义士到底是什么人?

  于是想要进入洛阳城中,亲手将那些陷害我等的奸佞揪出,才出此下策。

  公卿轮流坐,今日到西凉!

  若问凭何物,铁骑踏洛阳!

  李儒很满意西凉诸将的反应,保持住这种精神,天下又有何处不可去呢?

  董卓朗声大笑着,手中的利剑一抽,狂吼道:“去攻城,让洛阳的公卿们看看我们西凉儿郎的骁勇,让他们知道这百年来,是什么人一直在保护着他们。”

  况且就连张角进城都没有劫掠,这董卓就算是再不要脸,总归是汉臣,总不能连张角这种逆…人都不如吧?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有某些死战派是因为形势不允许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