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26章:明日来汉军军营领物资,勿着甲(2/3)

少有的智谋之士,稍稍一想,便明白过来。

  只是眉宇间更添几分忧色:

  “陛下是想要引诱张议平主动来攻?”

  “正是。”

  有个诈败天才李景绩在,不好好发挥功用,岂不是浪费了?

  刘恪一边观赏着道路两侧不断后退的草木,一边道:

  “这张议平滑不溜秋的,一直不与我军接战,找不到一举覆灭交趾兵马的机会。”

  “朕只能减兵,让张议平觉得这仗能打,正面打,也打得过汉军。”

  陈伏甲明白皇帝的意思,这么急着用兵,是想早日灭了交趾国主力兵马,然后迫降交趾国国君。

  相比起稳扎稳打,这么做,无疑更快捷。

  灭了交趾国主力后,至多再一月的时间,就可以回到琼州。

  “琼州不太安稳吗?”

  现在粮草充足,让皇帝不得不速战速战的原因,只可能是后方问题。

  刘恪摇着头,目光之中多了几分凝重:

  “暂时没什么大事。”

  “但不会一直没事。”

  这些天来,最大的事,也就是箫元常来信称,有人举报贾无忌可能叛乱。

  这不是事,但其中隐含着的,却是他离开琼州后,琼州世家的异常动作。

  刘恪继续道:

  “咱们不能寄希望于东胡八部内乱,而不发兵来攻。”

  “那东胡大可汗,既然能够南下夺得中原,自然不可小觑。”

  “都知道东胡此时必然陷入内乱,东胡大可汗肯定也会想办法应对。”

  “想要内部暂时团结起来,必然是竖立外敌。”

  “纵然现在没有东胡出兵的消息,可只要我军在交趾的战事陷入焦灼,东胡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陈伏甲面露了然之色。

  前线战事固然重要,后方也不能不管。

  想了想,他也觉得速战速决是更好的办法。

  东胡大可汗,称得上枭雄,手段过人。

  甚至只要先帝晚死一年,大可汗就能够灭亡大汉,独据中原。

  这样的人物,哪怕有内乱牵制,最多也只能牵制一时。

  速战速决早日回琼州,固然踏实。

  但前提是,将张议平引诱来之后,汉军依然能够赢。

  于是乎,陈伏甲便提议道:

  “陛下既然要诱战张议平,就得好万全准备。”

  “首先便是长山中的南越土著,不得不防。”

  “无论是两者合兵一处,还是分兵两侧,让我军腹背受敌,都不好对付。”

  “陈卿说的是。”

  现在最让刘恪担心的,倒不是正面对决中,打不过张议平。

  而是那些不稳定的南越土著。

  固然交趾国中的南越土著,经过多年治理,基本不会没事就出来抢掠,平日里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

  但终究是拿起兵刃,就能打的民族。

  尤其是这山林之中,更是其主场。

  在密林中作战,战斗力不会比汉军差上多少。

  要是真能安分守己呆在山林里,倒是没什么。

  就怕交趾一方,运用国君乃是南越天柱神托世的说法,鼓动南越土著对抗汉军。

  “那陈卿有何建议,可以应付南越土著?”

  现在虽然出兵了,但距离进入九真郡的范围,还有几天时间。

  可以好好思考一番对策。

  陈伏甲献计道:

  “臣确实有一计,如今我军尚未与长山之中的南越土著敌对,且军中也有部分南越土著。”

  “我军可以尝试与长山的南越首领交涉。”

  “立下集市,交易一些南越土著们急需的物品。”

  “虽说交趾的冬日较为温暖,不像中原地方,还需要准备过冬物资。”

  “但其终究居住于山林,有诸多不便,有许多日常用度,都需要对外购买,或是靠交趾小朝廷赈济。”

  “陛下从这一方面入手,我军有日南郡作为物资储备,可以半卖半送,博得好感。”

  他知道皇帝在民间学过南越土著的语言,甚至连南越的舞蹈、戏曲,都知之甚详。

  看军中那些南越土著们,对皇帝的态度就知道。

  恐怕不仅仅是学会这么简单,甚至称得上精通。

  刘恪觉得陈伏甲的计策不错。

  因为他有【瓦剌留学生】天命在身,几乎就是个披着汉人皮的南越人,在和南越土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