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28章:大汉子民不骗大汉子民(2/5)

手,但商人在身份上,和大汉朝廷过于疏远。

  唯有这些带着官方身份的汉军将士,由他们来与南越土著们接触。

  才能更加让南越土著们,感受到直接来自于大汉朝廷的善意。

  有的将士也确实干得不错。

  眼尖不说,而且心思玲珑,从巴尼汉的脚上出发。

  南越人喜欢赤足,但这个赤足并非是真的不穿鞋子。

  要是真的赤脚走路,就交趾这毒虫蛇蚁的地理环境,几条命敢这么玩啊?

  因而他们的赤足,指的是穿木屐。

  所谓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

  棒子抄的最多,但小日子也没少干,都属于是在抄袭宗主国。

  木屐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只是在昭烈帝兴复汉室之后,就见得少了。

  因为草鞋,才是大汉正统。

  “我这儿有上好的草鞋!”

  “偶尔换换口味,穿布鞋也不错,这布鞋捂脚,味儿大!”

  巴尼汉有些心动。

  但鞋倒是没那么急着买,等手头宽裕了,再考虑也不迟。

  于是,他只是从人群中挑了个卖布的,买了一匹花布,留给母亲做衣服。

  此时又有一个小卒挤了过来,带货推销道:

  “买点盐吧,大汉的盐都是好盐,百姓吃了都说好!”

  巴尼汉看到这个士卒捧着几个盐罐,便想起老父亲叮嘱的话。

  家里盐不够了,这盐是必须要买的。

  “多少钱?”

  巴尼汉捂着装银子的钱袋,掂着重量算了算,剩下的不多了。

  “不贵,不贵,这可是好盐,不是粗制滥造的粗盐,一斗只要八百文。”

  八百文?

  单纯的货币数量,还是让巴尼汉有些不太习惯,又在心里细细算了算。

  他觉得偏贵了些。

  这已经和以往县城里的奸商,所售卖的盐,是一个价格了。

  而且刚才巴尼汉买铜鼎、铁枪的时候,都是用的较为合理顶价格。

  心里的期待值上去了,就以为汉军市场里的货物,大多定价合理。

  可这猛然看见了虚高的盐价,落差感油然而生,真觉得有点不舒服。

  “一斗盐够家里吃一个多月,但是这个价格”

  “好贵,接受不了。”

  “汉军会不会是打算在盐,这种必需品上做手脚?”

  巴尼汉又有点提心吊胆起来。

  早前买盐被坑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呢!

  买到难以下咽的粗盐,还是他已经有了些经验之后,这都算捡着便宜了。

  他第一次赶墟时,没怎么留心,那汉人奸商,直接用细沙填埋了盐罐。

  一斗盐,一大半是沙子!

  就表面上那细细一层,才是盐!

  “大不了不买就是,只是买些别的物件,汉军开设的市场,还是挺划算。”

  可巴尼汉想了想,又觉得有点不甘心。

  盐是必需品。

  他就算不在汉军的市场里买,也要去县城买。

  而县城里的盐价,又和汉军这里差不多。

  无论在哪儿买,都得被坑一笔啊!

  于是乎,巴尼汉照着脑海里汉人的模样,讲起了价:

  “这个盐,太贵了。”

  “三百文。”

  那提着盐罐的汉军士卒,当即就蒙圈了。

  这什么屠龙刀,一刀直接砍到大动脉。

  见过砍价的,没见过一砍就剩四成价的。

  他固然很想卖点儿东西,拿去邀功,但皇帝的意思,也很明确。

  少赚一点是恩德,但不能亏。

  朝廷又不是什么慈善机构,扰乱了市价,把南越土著们给惯坏了,反而更加麻烦。

  “八百钱一斗,我买五斗。”

  正打算再砍一刀呢,巴尼汉偶然听到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他垫着脚,想看看是哪个二傻子。

  一看,身形有点熟悉。

  “是爹??”

  巴罗见了巴尼汉,笑着道:

  “买着长枪了?十六岁了都还没猎鹿,可真给我丢人啊!”

  “还有铜鼎?花布?布是给你母亲的吧?”

  “她可不爱这些。”

  “我要你买的盐怎么没有,忘了?”

  “我”

  巴罗伸手拍了拍巴尼汉:

  “这盐,可以买。”

  巴罗是被族中首领派来的,汉军闹这么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