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73章:生于忧患(3/6)

然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相助乞颜部。

  反而各自领下了贾无忌封赏的王位,开始调兵遣将。

  眼看着,就要打成一片。

  也就是普六茹部与中原,有长江天险相隔。

  不然就这损兵折将的程度,多半得和乞颜部一样,丢城失地。

  “难怪如此.”

  沈光喃喃自语,各部接受了大汉的封赏,别管是汉帝封的还是贾无忌的封的,也别管朝廷认不认。

  至少他们相互攻伐,师出有名。

  不会再受到“大可汗”的影响。

  同时还对大汉,表示了一定程度上的和解。

  也别说各个部族的汗王,为什么会上当。

  这是阳谋。

  他们本来就不和,又都存着当下一任大可汗的心思,根本不可能和和睦睦宛如一家。

  打大汉,后果就是如今的普六茹部和乞颜部。

  打其他部族,反倒能扩大地盘。

  而且汉帝和汉军,虽然都很能打,但终究后勤有缺。

  北伐说来容易,光是将补给线从南方拉到北方,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因而各个汗王,都存着私心。

  万一在汉帝成事之前,自己继任了大可汗之位呢?

  就算继任不了,至少也能扩大地盘。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拿着三个州最后败给了大汉,和掌握五个州最后败给了大汉,结局可完全不一样。

  说句逆天的话,如果能继任大可汗,重新统属东胡八部。

  哪怕最后依然不敌汉军,只是踩着东胡八部的尸体,日子也比当区区一部汗王,要好得多。

  沈光想着想着,忽然福临心至的问了一声:

  “汗王,您的儿子,刚满月吧?”

  “正是.”

  普六茹阿摩愣了愣,也是一喜:

  “正好,你将本汗的儿子,也一并送去琼州。”

  “大汉.嗯,大汉乃天下正统,最是注重教育。”

  “想要让他成才,就得去琼州留学。”

  “遵命!”

  沈光当仁不让的接下任务。

  别的部族可以相互攻伐,但就普六茹部目前兵将都没几个的情况下,想都别想。

  不过可以另辟蹊径。

  直接抱大汉的腿。

  他们固然不能攻城略地,捞取更多政治资本。

  但可以先舔为敬!

  反正普六茹部,距离琼州,是最近的!

  ——

  “何大人,这次琼州世家,只怕是损失惨重啊!”

  世家的代表人物,杨仲、王昭先后死亡。

  何坤竟是一跃成了世家之中的领军人。

  虽说三十多岁在世家之中,还算年轻。

  而且不当人。

  堂堂世家贵族,做了皇帝的狗,没脸没皮,心里只有金粒子。

  但人家有能力啊!

  不仅在朝廷和世家之中,周旋自如,在这一次波及了整个琼州的叛乱之中,更是拼尽全力,保全了北浦何氏一脉。

  而且只要在先前,听了何坤劝言,没有兑换股筹,并且没怎么在叛乱之中渔利的世家大族,基本都苟活了下来。

  “真的惨重吗?”

  何坤脸颊上的赘肉,抖了抖,神情不变:

  “那些被抄了家,断了脉的,该怎么说?”

  “能活一命,都是皇上开恩,哪有什么惨重。”

  一众世家之人不敢反对,连连应声:

  “何大人说的是!”

  何坤拍了拍桌案,既然他来当话事人,那就得好好当。

  “咱们来说说孝文皇帝。”

  众人不解其意。

  何坤继续道:

  “孝文皇帝呢,是开创文景之治的典范。”

  “在咱们心里,一向是文治之主,宽厚仁慈。”

  “对国内,休生养息。”

  “对匈奴,和亲结好。”

  “对南越,甚至放低姿态,修好了南越王赵佗的祖坟,让赵佗都觉得不好意思,以至于最后自己去除帝号,拱手称臣。”

  “即使架空将其扶上大位的权臣周勃,整个过程,也是波澜不惊。”

  众人听得纷纷夸赞:

  “啊对对对!”

  “我大汉先帝,宽厚仁慈,有长者之风!”

  虽然听得一头雾水,但管他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