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00章:一百斤的侯君延九十九斤反骨(2/6)

人。

  侯君延皱着眉,语气一点都不客气,大呼孟封之名:

  “孟封呢?”

  朱璋倒是表现的很是恭顺,道:

  “孟将军不便脱身,还需拖住这两万援军,同时迷惑住乞颜讨。”

  “武陵郡距离桂阳郡还有段不少的距离,若是被东胡人察觉到,可就诈不开城门了。”

  侯君延眯着眼,思索一番,才缓缓点头:

  “说的也是。”

  薛嘉让大部分兵马留在武陵郡,只给他五百人,也是为了拖住武陵郡的东胡援军,同时减少他们分兵被发现的可能。

  反正有马括的两万兵马,只要能成功诈城,必然能够夺取武陵郡。

  甚至侯君延有九成把握。

  只要把领军之人,从马括换成他自己,哪怕没有内应没有诈城,也能强行攻下武陵郡城。

  数百兵马一路轻车简从,离开武陵郡,经由零陵郡,去往桂阳郡。

  待到来到零陵郡地界,有一骑探马,追着尾巴赶来。

  “将军,有军师的急报!”

  “又是那病秧子?”

  侯君延听着军师两个字,就不由自主的皱起眉头。

  取了信件一看,心中越发不爽。

  他用力地将信纸揉成一团,手腕肌肉紧绷,脸上的肌肉也跟着一同抽动着,直接将信件踩在脚下。

  “你薛嘉什么玩意,也敢号令我?!”

  侯君延的脸色更加阴沉,愤怒地嘟囔道:

  “催催催,就知道催?!”

  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满和厌烦。

  他的眉头紧皱,额头上的青筋凸显,双手交叉在胸前,姿态有些僵硬。

  极为不满地抬起下巴,凝视着面前的身后五百亲信。

  目光之中透露出一丝挑衅和嘲讽。

  “山路难行,有能耐你自己带兵试试?!”

  一干亲信不做言语,他们都知道,自家将军,是在抱怨薛嘉。

  也不是不能理解。

  薛嘉没亲自带过兵,自然不知道,行军有多麻烦。

  尤其是将士们对零陵郡的地形不熟悉,为了更加隐蔽还是走的山路,更是困难重重。

  这个时候,薛嘉却不管不顾,还加派人手,前来催促。

  换做李景绩那种脾气好的,指不定也得有怨言。

  更何况,自家将军的傲气,是出了名的。

  自然见不得一个不懂行军打仗的文人,在背后指手画脚。

  朱璋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汉帝这时候病的好啊!

  岳少谦也病的好!

  没有能主持大局的人,下面的矛盾,就直接凸显了出来。

  侯君延这次败走桂阳,再回到军中,肯定会被薛嘉严惩,以正军法。

  说不定就能造成军中文武矛盾,士气大跌。

  哪怕汉帝屁事儿没有,摸着棺材板板爬起来了,这北伐也不一定能继续。

  朱璋按捺住心中喜悦,装作没看见刚才那一幕,找着侯君延,道:

  “侯将军,我手中兵马只有三百人。”

  “即使能诈开城门,也撑不了多久。”

  侯君延已是收回怒意,眯着眼,看了朱璋一眼,依然盛气凌人:

  “所以你打算先行一步,直接进入桂阳郡城,再找机会给我军打开城门?”

  朱璋拱手道:

  “正是。”

  “五日后的深夜子时,以灯火为号,待城头灯火闪了三次后,我会亲自打开城门,将军可趁机杀入城中。”

  “哼,谅你也不敢欺我。”

  侯君延向来是鼻孔看人,也没多想,道:

  “你去吧。”

  “是!”

  朱璋拱手而去。

  侯君延挥手示意,让自家士卒先停步,眯眼看着朱璋离去的方向。

  朱璋的操作,没有任何问题。

  诈城比直接进城再开城门的难度,难度更高一些。

  如果能从城内开门,自然更轻松。

  而且现在荆南所有人的重心,都在武陵郡之上。

  朱璋只要随便找个理由,就能进入桂阳郡。

  他手上就三百人,纵然桂阳郡郡守和乞颜讨一样,较为谨慎,也不可能让三百人驻守在城外。

  待得朱璋离去一阵子后。

  一名亲信士卒上前询问道:

  “将军,我们就按着与朱璋的约定,先和马括将军汇合,再等着举火号令,带兵入城吗?”

  侯君延把鼻孔朝向了亲信,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