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09章:不是因为你失德造成的灾异,你为什么要预警?(万字大章)(7/8)

交莫逆,那弟今日便直言了。”

  “种某祖父,自汉室南渡后,受累于我种氏族中老幼众多,无法南下,所以仕于东胡人。”

  “尽管如此,祖父也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兵刃,和东胡人决一死战。”

  “因而,我那祖父,常常带着我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就像今日和兄长这般模样。”

  年长男子忽然闭上了眼睛,这是他以前一贯的思考方式:

  “种轩,你非常人。”

  “天子已经尽取荆南,王师相距汝南,并不远。”

  种轩微微一笑,道:

  “兄长也绝非常人。”

  “种某今日以真心相托,还望兄长告知身份。”

  年长男子睁开了眼,他现在已经不需要这种思考方式了。

  因为他脚踏实地的,亲眼看过了世间。

  “张议平,交州人氏。”

  种轩惊喜道:

  “原来是张将军!”

  “难怪便是兵法战策,也颇有心得。”

  张议平原本声名不显,但随着刘恪的声势越大,越发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张议平与汉军的对峙时间长度,与张淮阳、老年乞颜思烈,差不太多。

  而张淮阳以及老年乞颜思烈,都是天下人公认的名将。

  凡是低于这个档次的,压根撑不了几天。

  和那些被棋盘秒杀的,兵败身死的,或是抱着浮木、车轮滚滚滚下山的,完全不同。

  肯定也是个重量级的名将。

  而且狄邯的名气也打了出去,毫无疑问,那铁面将军是汉军中坚。

  或许仅在岳少谦之下。

  而曾经击败过狄邯的张议平,就显得更加不俗。

  以至于,在东胡八部内乱的时期,不少部族汗王,都曾下令,秘密寻找张议平。

  就连石周曷阿虎也找过,毕竟川蜀距离交州近,张议平下落不明,很可能没跑太远。

  毕竟白赚一个大将,怎么都不亏。

  却不想,张议平出现在了汝南。

  “两年了啊.”

  张议平一阵感慨,距离他兵败后又被天子放走,已经过去了两年。

  这两年里,他一路从交州到高州、荆州,最后在汝南落脚。

  看惯了人情冷暖,也在大汉治下、东胡人的治下,体验过各种生活。

  他只是喜欢闭眼睛思索,但不瞎。

  大汉治下的百姓如何,东胡治下的百姓又如何,他看得一清二楚。

  “蒲前部的汗王,今年又加赋了。”

  “嗯。”

  种轩点了点头,他在浦前部中当官,这种政令比谁都清楚。

  东胡八部内乱的不可开交,也就江东的普六茹部,小日子过得好一点,哪个部族不是紧张万分?

  为了可能的大战,无论是抵御汉军还是抵御、侵略其他部族,粮秣都必不可少。

  因而就无可避免的持续增加赋税。

  反正征收汉人的赋税,他们也不心疼。

  而且随着汉军越打越猛,这种距离汉军越来越近的部族,赋税收的也越来越猛。

  倒不是说他们不懂得涸泽而渔,或者说逼得太紧容易让百姓们暴乱的道理。

  而是真的由不得他们。

  指不定哪天,手底下的地盘就不属于自己了呢!

  倒不如赶紧把税收到两千年后,先把兵马养肥了再说,兵才是立身之本!

  再不济,留给大汉一个烂摊子,也符合东胡人的利益!

  种轩道:

  “起事吧。”

  三个字轻描淡写,但却是破天荒头一遭。

  已经好些年,没有过汉人在中原大地中起义,反抗东胡人了。

  毕竟汉室都那么拉跨,义军没个主心骨,也支棱不起来。

  都觉得东胡如日中天,大汉要亡。

  现在的情况,则完全反转了过来。

  “种轩贤弟今日与我交心,不就是为了这件事吗?”

  张议平点头,也不做作,当即应道:

  “张某愿意为民起义。”

  种轩心中大定,他没怎么带过大部兵马。

  可按照现在的局势,如果顺利的话,义军不会少,他不一定压得住,也不一定能带好。

  张议平则不同,本就是名声在外的大将,又与大汉有些交集,正适合。

  而且听说原来的交趾王,也投靠了大汉,正在吕宋吃香喝辣,听说都玩上人体盛了,好日子别提多快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