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53章:要不我也拜拜吧(2/4)

?”

  蒲前永固很是不解,全军都派去荆北了,汝南不就成了汉帝后花园?

  “守不住。”

  王略直言道:

  “一万归义军,哪怕能在汝南搅动风雨,又能攻下几城,守下几城?”

  众人一想,也是。

  算上巴尼汉的援军,现在的汉军,也就一万四五千人。

  而且补给的压力更大了。

  打下汝南一城可以,守住汝南,也可以,但拿不下整个汝南郡。

  “若是入兖州呢.”

  众人刚轻松下来的心情,忽而沉重起来。

  无不是为之一凛。

  尽管从汝南跨郡来攻兖州,不太现实。

  但如果是汉帝的话,也不是不可能。

  一旦攻破一两县城,蒲前部甚至得考虑迁都!

  而更让人心惊的是,如果直接杀往许昌,给汗王来个斩首行动可咋办?

  “汗王可随军亲征。”

  “这”

  蒲前永固本人,都没想到王略会让他亲征。

  亲征可以避免老巢被偷袭,汉帝带着归义军打的下,却守不住。

  归义军从汝南打到许昌,他们随时能就能收复汝南,如果再从许昌打回汝南,他们又能找机会收复许昌。

  而且也不用像这次一样,要收回十面埋伏之计,还得浪费时间,让聂羌特意从前线跑回来。

  有汗王在前线,兵马调度会更加灵活。

  平心而论,王略这个建议可行性确实非常高,但,又没几个人想让蒲前永固去冒这个险。

  上次亲征的是东胡大可汗,那可是八部共主、马踏中原,战力无双的猛男。

  结果呢?

  他们到现在都没能把大可汗的尸身,给抢回来。

  这要再折一个汗王进去,估计又不知道埋哪儿。

  毕竟汉家的泥驴,怎么天降,都不可能降到可汗身上,跑不掉啊!

  蒲前永固犹豫了一下,他倒不是不敢亲征。

  甚至于,他因为清楚自己威望不足,这时候如果亲征,既能安抚部众,挽回汝南的败势,又能避免王略、聂羌等人功高盖主,从而引发内部矛盾。

  “阿融,你怎么看?”

  蒲前永固望向了自己身边的弟弟,蒲前融。

  这蒲前融能文能武,遇事有主见,断案也挺在行,蒲前永固有事就喜欢和他商量。

  但同样是因为蒲前永固威信不是很足,蒲前融很少露面。

  “依弟之见,不宜操之过急。”

  “一则时机未到,局势尚不明朗。”

  “二则荆北虽无刘雉儿,也有岳少谦,没什么大疏漏可以抓住,即使汗王亲征,也未必能轻易取胜。”

  “三则汝南败仗,将士们都累了,必有几分怯战。”

  “王公所言,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风险太大了,还请另择一日,再召集群贤商讨。”

  蒲前融不是很赞成,而且王略的提议太突然了,现在称得上族中重臣的,也就蒲前成、蒲前融、聂羌和王略而已。

  能商量的人太少。

  而蒲前永固只是看了几人一眼。

  他只是宽仁,并非优柔寡断。

  再说了,除了王略拿出来的计谋,其他人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那汉帝身为天潢贵胄,自登基以来,没几天不在御驾亲征。

  他一个东胡的汗王,难道在征战一方上,还比不得汉人?

  而且蒲前永固也很认可王略的这个计谋。

  刘雉儿是很强,但至多只能保证一个大战场的胜负。

  荆北一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可以说,汉帝是大汉的强点,那岳少谦比强点弱一点,可不就是大汉的弱点吗!

  蒲前永固心里有了主意,自然不缺拿主意的魄力,也同样有亲征的胆略。

  他拍了拍蒲前融,傲然道:

  “算上荆北五万兵马,慕容部五万兵马,以及聂羌收拢的残部,我部兵马,当数以十万计!”

  “只是将马鞭投入淯水,就能让河水断流!”

  “本汗还怕他什么?!”

  聂羌当即同意,他迫不及待用一场胜仗证明自己,再这么打下去,他八百破十万的战绩,怕是都得有人怀疑了。

  不是他太强,而是普六茹阿摩太菜,别说聂羌了,李景绩都能行。

  可还有些人在劝,毕竟亲征太过冒险,而他们的汗王,可不以武力见长,出了事儿,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