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三百二十三章 越白沟北伐燕云,平豪强续百年国运(2/3)

李云泽追问“北地世家众多,多为延续数百年之豪强地头蛇,若是他们不肯交出田地拆分家族当如何?”

  北地豪强世家,是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笔的存在。

  上至东汉三国时期北地豪强,下到元初灭宋之北地军阀,从头到尾搅动天下风云的都是他们。

  一直到朱明北伐的时候,才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种地头蛇,向来都是最难对付的。

  张叔夜的回应非常简单“此辈皆辽人余孽,阴蓄反意自当尽灭之!”

  不愧是历史上真正剿灭宋江的大老,绝对是杀伐果决。

  不听话简单的很,直接除掉就是。

  大宋并不缺有能力的文武,岳飞宗泽韩世忠等人都有能力。

  他们缺的是一位雄主,绝对赵佶这等整日里只知享乐的乐色。

  大军越过白沟之后一路北上,各路兵马分别出击横扫各地。

  各处州县地方豪强们习惯性的喜迎王师,准备了财帛女子要好生招待王师将领,还安排好了族中子弟与大量的钱粮,愿意为王师效力。

  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人是扛不住这种诱惑的。

  自己虎躯一震,四邻八乡的豪杰当即纳头便拜。

  主动献上钱粮军资要多少给多少,族中子弟拼死为自己作战,族中女子贤良淑德都是大家闺秀一心服侍自己。

  这是绝对意义上的名利双收。

  都不用去拼命打仗,只要刷个脸就能得到如此庞大的助力,绝大部分人都是扛不住的。

  能够抗住的,都是天选之子,一如明明点点头就能得到天下,却狠心休妻再重新打一遍天下的刘秀。

  所谓世家门阀地方豪强,本身只是在本乡本土有钱有田。

  遭遇灾荒的时候,手中有钱粮能够收揽灾民,再用极低的价格拿下大量土地。

  之后在乡中修桥铺路,赈济孤寡,资助读书人获得名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力与名声越来越大,家族也是互相联姻开枝散叶。

  族中子弟要么做生意赚钱,要么不断扩充田土,要么读书上进去往朝堂作为靠山。

  几代人下来,就逐渐成为本乡本土最牛逼的豪强,哪怕是郡守们想做什么事情,也得与其商量才行。

  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再眼光精准的资助某位天选之子,要什么给什么。

  等到其上位之后,整个家族就随之鸡犬升天彻底成为能够左右天下大势的世家门阀。

  千百年来,几乎都是这么个路数。

  然而这次不行。

  李云泽太知道他们都是些什么货色了。

  如果没有时空门,他估摸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接受,在平行世界潇洒一生就是。

  可有了时空门,许多原本不好做不能做的事情,那就无所谓了。

  大军所过之处,完全不在乎哪家哪户,所有人全都是一视同仁没收了所有的田土,之后再重新分发。

  身无立锥之地的平民百姓们自然欢呼雀跃,可占据绝大部分田地的豪强世家却是不甘。

  田土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财产,有了田土就有粮食,有了粮食就有一切。

  不愿意交田的豪强世家试图收买,可结果却是被直接平灭。

  大部分的豪强世家选择了抵抗,结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他们在本乡本土的势力的确是很强,可在真正的强军面前,却是不堪一击。

  少部分人下定决心舍财躲祸,只要能够熬过这一劫,家族的人才与财富还在,只要熬死了李云泽,数十年之后必然能够卷土重来。

  然而第二轮打击接踵而来,所有家族都被强行拆分要分家。

  普通百姓之家有成年兄弟的,必须分家。不分家的话,就被给分田地。

  而豪强之家,却是直接干脆派兵抓捕强行分拆,哪怕是分成几房都不行,必须按照人数拆分,远远的迁徙到天南海北去。

  家中多少代人所积蓄的财富,也是随之被一并收走。

  李云泽不接受他们的主动贡献,是因为这些财富早晚都是他的。

  至于罗织罪名什么的,辽人余孽啊,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地方豪强就像是有组织活力社团一样,必然是有靠山才能做大做强。

  这些地方豪强们,哪个没跟辽人有牵连?

  没有牵连没有靠山,怎么可能成为豪强!

  分派去往各地的兵马,主要的工作并非是攻城略地去打击辽军,反倒是成了收田分地,打击豪强的主力。

  李云泽很有耐心,压根就不急着直奔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