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344章 大汉君子张不疑(3/4)

锐,可跟滇国的军队也就差不多了,有自己来带领,完全就是碾压的姿势,而此刻,在滇国境内,则是在谈论该如何投降的问题。

  滇国的贵族们,对滇国也说不上有什么感情,像屈原这样的大概是找不出来了,反而像李园这样的特别多。

  他们只想要当流国贵族,至于王是谁,他们就不管了。

  在得知滇王被敌人轻易击败,甚至战死之后,他们就开始联合起来,商谈投降的事情。

  国都倒是有大臣反对,希望能全力一战,为国君复仇,奈何,滇国是封君说了算的。

  接下来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刘长甚至都没有再经历什么恶战,就是带着人转了一圈,各地就大开城门,君主出来投降,连都城也不例外,年幼的滇王在国相的带领下出来向刘长投降。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顺利到有些诡异。

  这是刘长第一次体会到了制度落后所带来的巨大差异,难怪楚国幅员辽阔却怎么也不是秦国的对手,就这些各怀异心的封君,如何能打仗?自己回去之后,还是得多花费精力在这制度之上,也不知道张相的新官制有没有做出来?

  周胜之他们很激动,这可是灭国之战啊,这是多大的功劳,名垂青史。

  可刘长就显得有些平静了,征服滇国真的是算不了什么,空有庞大的土地,可战之士不过万,国内大臣封君们更是怀有异心,别说大汉,就是赵佗都能轻易灭掉他们,而且,从资源方面来说,这里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开发的地方,撑死了就是能为自己增添一个功劳而已。

  不过,让大汉再多一郡,倒也不是坏事。

  刘长对滇国的人很冷淡,可他越是这副模样,这里的大臣和封君们就越是敬重他。

  等到巴蜀派人来接手的时候,刘长也就带着众人离开了。

  一同回去的时候,周胜之他们看到闷闷不乐的刘长,不由得问道:“大王如今灭了滇国,又为何而忧愁啊?”

  “一群楚国苗裔,居然连一个敢于赴死的人都找不出来了.”

  “这不是好事吗?”

  “或许吧。”

  当刘长回到巴蜀的时候,那种不悦早就消散了,他昂首挺胸的骑着大马,大声的对前来迎接的官员们讲述着自己在万军之中斩杀滇王的战绩,那点事被刘长这么一说,那感觉顿时就不同了,说的那叫一个热血沸腾,让人身临其境,群贤们只是点头附和,对对对,大王说的对!

  刘长在巴蜀这么转了一圈,纵然不舍,也得返回长安了。

  其中感慨最多的就是樊优了,他依依不舍的看着自己的腿,这次回去,这腿大概率是保不住了。

  想起自己的妹妹的凶残,再想想阿母那严肃的脸庞,樊优顿时有了一种要前往河西征战,包围家国的大志向。

  他拍打着自己的胸口,义正言辞的说道:“大王!我的爵位是阿父所留下来的,我要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来争取爵位,我不能辜负了阿父的厚望!河西的百姓还在受苦,我要为大王分担忧虑,要保护那里的百姓,杀退匈奴!!!”

  看到樊优有这样的志向,刘长自然也不会阻拦,便让樊优带着军令,直接前往河西去找栾布。

  刘长离开巴蜀,巴蜀的官吏们欢呼雀跃,浑然不知,接下来所要前来的两位郡守,才是他们真正的噩梦。

  在刘长离开的时候,各地都在修建道路,这让刘长很满意,虽然这些人带着些表演的成分,是故意在自己面前邀功,可好歹他们开始做事了,那些西南夷倒是挺不舍得刘长的,不过,刘长在他们那里待了一段时日,又带着他们去混了些军功,当地的官吏只怕也不敢再为难他们了。

  “大王要回来了!”“大王要回来了!”

  张不疑激动的坐在刘盈的身边,完全藏不住心里的喜色,“陛下,赵王已经联合了各个诸侯王,准备前来长安,劝说大王上位!庙堂之中,唯独周昌和召平不愿,其余人都没有异议。”

  “那肯定没有异议啊,有异议都不在庙堂了,不都被你抓去廷尉了吗?”

  刘盈无奈的瞥了他一眼,问道:“他们也并非是大逆不道之人,你不会杀了他们吧?”

  “哼,阻拦大王上位,不帮助大王登基,那就是万恶不赦的罪人!”

  “大王,这周昌和召平,必须要想办法来解决!”

  “那要如何去解决呢?”

  “臣想过了,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太后设宴,让他们痛饮一番!”

  “什么?!”

  “不行!这绝对不行!他们都是对大汉有功的人,怎么能如此?朕绝不同意!”

  刘盈顿时就坐不住了,他的性格,就不是滥杀无辜的人。

  张不疑故意皱起了眉头,“唉,您不愿意杀.那可怎么办呢?”

  “只要不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