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437章 老师(3/4)

核,最近的几次考核。

  张苍并不多言,只是听着张不疑歌颂着陛下这些年里所取得的傲人成绩。

  渐渐的,大臣们多了起来。

  张苍不动声色的混迹在这些人之中,笑呵呵的询问着各项情况,这些人跟张不疑一样,也不明白这位怎么来的这么早,平常您不都是掐着时间,在开门最后一刻赶来吗??

  况且,您什么时候开始对国事这么上心了?

  当然,面对这位天子的老师,大汉九卿,他们也不敢直接质问,讲述着各自的情况。

  张苍时不时点着头。

  当朝议正式开始的时候,张苍这才跟着群臣走进了皇宫。

  刘长坐在上位,打量着面前这些大臣。

  “周相病重,首先就是这今年的秋收,要做好准备....”

  果然,刘长是要问策的。

  周昌的重要性,在此刻就展现了出来。

  群臣面面相觑,秋收的事情,他们还能帮着拿主意,可这驰道,向来都是周昌负责,他们也不知该说什么。

  刘长又说起了其他几个事情,纷纷询问大臣们的想法。

  群臣们彼此交换着想法,殿内也变得喧哗了起来。

  当然,喧哗之中也出现了群臣的一些感慨。

  “若是周相能来就好了...这件事他一定能拿出稳妥的办法。”

  “是啊,我昨天才去拜访了他...”

  现在不只是刘长这里有问题要解决,群臣也都有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和难处,张不疑是有能力,可要他直接接替周昌,全盘负责国内的大事,那他就有些不够看了,毕竟比起这些大臣们,他还是要太年轻。

  “陛下....臣有奏。”

  此刻,一人站出来,打破了群臣的喧哗。

  刘长低着头看去,站出来的人正是张********,您有什么办法?”

  “群臣所说的这些问题,还有陛下如今所说的问题,其实都是因为国相...周相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故而耽误了很多的事情,臣请陛下允许周相辞去国相之位,让他安心养身体。”

  刘长目瞪口呆,罢免周昌??

  “老师啊,您说的倒是容易,可罢免了他,谁可以来接手他的位置呢?”

  “臣可以。”

  一时间,殿内静悄悄的。

  群臣都是愕然的看着张苍,不敢相信自己现在所听到的话,什么??张苍居然主动要求担任国相??

  刘长同样如此,他实在是太了解自己这位老师了。

  寻常庙堂里有什么事,他躲都来不及呢,这怎么还主动要往自己身上揽事?

  “老师..您这是...”

  刘长缓了会,才以商量的口吻询问道:“那就以您为相??”

  “多谢陛下。”

  张苍行礼拜见,这才转身看向了群臣。

  “首先就是今年之秋收....”

  “这件事,主要是因为刘敬启程前往河西国的缘故,河西国有周相,倒也不必那么着急,派人去将刘敬拦下来,让他火速返回长安,即刻准备秋收,等到栾布前来,正式交接之后,再让他前往。”

  “驰道之事暂停,恐影响秋收之事。”

  “各府之情况,诸君可以依次前来禀告....”

  张苍站在了群臣之前,大臣们纷纷说起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张苍前不久才跟他们商谈过,无论什么事情,张苍匆匆听完了一遍,就能即刻做出批示,不慌不忙。

  “准备种子的事情尚且不必着急....我吃遍各地的稻米,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南越稻在吴国推广之后,居然出现了两熟的情况,其稻颗粒与南越稻不再相同,就如古人所说的,相同的作物在不同的地方能结出不同的果实...我询问了很多当地的官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这些出现两熟情况的南越稻,都分布在有吴国晚稻的地区上...”

  “或许,这不是因为生长的土地不同了,而是像战马那样,匈奴人擅长给战马配种,赵国的书籍上就记载了这样的知识,高大强壮的战马与不同的战马进行交配,能诞生出不同的后代...这就被称为育种...那作物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

  “这件事,需要内史的官吏多上心,不要只是胡乱的挑选种子,要多进行测试,还要多前往地方考察!”

  张苍的这些话,听的内史的官吏们一愣一愣的。

  “民以食为天,陛下要开盛世,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粮食,而这作物是其中的关键,不能只是通过开垦来达到这个目的,你们内史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

  张苍随即又看向了张不疑。

  “你也是一样....为了避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