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662章 钞能力(3/4)

...”

  刘鼻摇着头,严肃的说道:“当今这些后生,不曾吃过苦,肆意妄为,若是不让他们知道民间的艰辛,迟早会坏了大事,陛下不必担心,我是派了人去看着他的。”

  两人又聊了片刻,方才说起了正事。

  在刘长面前,刘鼻就放下了不必要的伪装。

  “哈哈,我不知道陛下已经回来,只是知道殿下在庙堂里做事不便,因此特意前来,就是想与群臣斗上一斗,他们想要用这件事来拖住诸侯王,我就用这些事来拖住他们,让他们无法插手殿下的事情...”

  刘鼻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刘长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回来的还是有些太早了,兄长的谋划还没有施行就要结束了。”

  “我只是帮衬一二,陛下回来了,自然是不必再用这样的手段。”

  刘长严肃的说道:“我已经召开了一次朝议,将那些参与弹劾外王的大臣都给关押了起来,有几个跳的很欢的,想要趁机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我将他们给处死了....他们是不敢再做这样的事情了,你也不必担心。”

  刘鼻点着头,他压根就没担心过,庙堂里整日叫喊着要削藩的人并不少,但是吧,只要陛下还在,那些人就是不值一提的,根本兴不起任何风浪。

  他没有再理会群臣的事情,反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陛下,别听到燕国,就说是冰天雪地,不毛之地,其实肥沃的土地真的不少,这些年里,戍边卒大量的开垦荒地,我是看在眼里的,连朔方和河南都被治理好了,可燕国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啊...若是能有戍边卒在燕国十年,不,五年,五年就足够,只要能持续开垦五年,燕国就能拥有大量的耕地,也能减少很多庙堂的支出啊。”

  “燕国虽然大,可我们的粮食还需要庙堂和其他诸侯来救济,我想了很多办法,甚至想过自己来搞屯田,但是人太少了,燕国同样是边塞,为什么不能设立戍边卒呢?我几次跟庙堂上书,都得不到重视,仿佛说起燕国,那就是不毛之地,是无法开垦的,我燕国也不都是冻土啊,如果不能解决粮食自产的问题,那燕国就没有办法继续发展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所以我就想到了戍边卒,如果能将燕国也纳入屯田范围内,由各地百姓轮换着服役,开垦这里的良土,能很大程度的解决人力的问题...道路和城池我都可以自己想办法。”

  刘长抚摸着下巴,认真的思索着刘鼻的话。

  他从未想过要限制诸侯国的发展,相反,他是在全力的帮助各诸侯国高速发展。

  其实戍边燕国的事情刘鼻并非是第一次提起,刘长在三年前就曾看过燕国相关的上书。

  只是,戍边这件事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戍边成为军屯之后,要协调和处理的事情就变得更多了,多一个戍边区,各地要服役的人数就会增加很多。

  刘长虽然急于求成,但是并不愿意太多的耗费民力,徭役是不能中断的,但是绝对不能让百姓们疲乏,要限制在某种规模之中。

  不能说有好处就给办了,还是得多考虑百姓的情况。

  刘长沉思了许久,“倒也不必增设,我可以下令换防...不过这也不是治根的方法,话说,燕国现在有多少港口啊?”

  刘鼻一愣,“港口倒是不少,大港有十余处,商船来往频繁....”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身毒的一个小国,就有近百万之众...若是兄长的船只能沿海到达身毒....”

  刘鼻摇着头,“我原先跟吴国做过贸易,但是不行,他们受不了燕国的气候,送来服徭役的,一个寒冬就没了大半....”

  “御寒的问题几个官吏就可以解决,可人力的问题可是不好解决的....”

  兄弟两人在皇宫内开始了密谋。

  并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谈论了什么,只知道燕王离开的时候满脸的笑容,似乎跟陛下谈成了什么。

  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刘长就拉着刘鼻四处狩猎,跟他坐同一辆车,全副武装的外出,玩的不亦乐乎,刘安本来以为,阿父回来之后,自己就会回到过去的时日里,在府邸里编写书籍什么的,可是,如今国事依旧是他在办理,刘长近期内忙着跟燕王巡查民情,当然是没有空闲时日来处置这些事情的。

  刘安只好继续办事,不过,这一次,群臣却是对他客客气气的,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剑拔弩张。

  刘安知道,自己原先所做的事情,阿父还不曾解决好。

  大概只有群臣与外王的矛盾,被他强行压下去了。

  但是籍贯,官学,医馆,以及女性等诸多问题,阿父都没有进行完善。

  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阿父都不急,刘安自然更不急,继续自己原先的行事。

  “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