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488章 蹊跷的打法(2/3)

p>

  他能看到,一个一个人从城墙上跌落,有的人还在攀爬的半路就落了下来。

  城墙外那越来越高的尸体,都是他的人啊!

  “大汗!退兵吧!了不起就是这次我们不打了,我们回去!”

  达延汗眼神发狠,“回去就是失败!从此以后,明廷对我们严厉封锁,我们要怎么度过越来越冷的寒冬?!”

  这几年也不知怎么一回事,

  一年冬天冷过一年。

  部落里的老人都说从小也没见过这种情况。

  或许是他们这些人太过没出息,惹怒了长生天。

  总之,形势是越来越不好。

  “我们都是在为部落的生路而战。这一仗必须打!”

  这只是达延汗心中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就是他发现明朝换了皇帝以后不对劲了。

  马益谦先前的一些话,实际上也印证了他心中存在的某种想法,就是明人又迎来了他们的一代明君。

  每次中原王朝出现这样的皇帝,总是会分外强大。

  因为他们有肥沃的土壤,有巨大的人口,过不了几年,就能组建规模庞大的远征军,到时候一定会像一百年前一样不断攻打草原。

  所以他并没有时间的优势,

  拖下去,明朝只会更加强大。

  只有一仗打得他们舔舐伤口,草原才能再赢得时间。

  所以这场仗,一定要打,

  打到底!

  下一刻,

  账外隐约忽然传来一些类似欢呼的声音。

  他们抬头望去,竟发现己方的士兵正慌不跌的向回跑!

  欢呼的是守城的明军。

  伤亡太大了,战损的比例太高,即便是鞑靼军队也会败退。

  幸运的是,明军这个时候也是强弩之末,没有出城追击的可能。

  石奉稍松一口气,同时传令,“没有受伤的就地休息片刻,袁将军,命你的人把伤员抬下去,这场仗还未结束呢!”

  但打退一次敌人的进攻就是生还的可能。

  袁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振奋。

  之后石奉也席地而坐,

  紫荆关的攻防战一夜转为残酷的鏖战,速度快得他都来不及细想。

  而且他心里头还在担心,徐千那里不知又是什么情形。

  “石将军。”

  属下给他递来了水。

  石奉接过喝了一大口,随后说:“鞑靼帐中一定有什么变化。先前几日,他是想以更小的伤亡耗死我们,结果一夜之间改变了策略,此事必有蹊跷。这事我们要禀明朝廷。”

  当然了,眼下还是守住紫荆关最为重要。

  正统十四年,山东都指挥使韩青——永乐中就出名的一名凶悍武将,就是在这里战死的,史书记载:青集结劲骑百余,勉以大义,突出反击,被围中箭,自杀。

  六十年过去了,现在轮到他了。

  石奉自己知道,如果敌人继续进攻,他们或许还能再打退一轮、二轮……但最终,他们有没有活路是要看援军的。

  如果能再多等几日……

  “不要都这么愁眉苦脸。”石奉踢了踢身边的属下,

  “大明始终强过鞑靼,即便我们身死,陛下也会为我们报仇。”

  说完他还笑了笑。

  “大明中兴就在眼前,我们看不到,我们的孩子也看得到。到那个时候,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子孙之辈活在盛世之中,总比咱们年轻时受那么窝囊气要好。”

  好几个人跪了下来,他们红着眼眶悲壮的说:“我等誓死跟随将军,杀敌报国!”

  “好!与众为兄弟为国同死,痛快痛快!”

  ……

  ……

  正德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清晨,

  消息传至京师。

  朱厚照龙颜震怒,“给朕去查,兵部的令何时到的,山东、河南两地的指挥使每日行了几里?!国战之时,是不是有人畏敌怯战!致使紫荆关的守军孤立无援!真当朕不敢杀人吗?”

  所有大臣噤若寒蝉。

  兵部尚书王炳说道:“陛下息怒,这件事微臣已派人核实,实在是因为鞑靼小王子攻击太过迅勐,二十二日夜京师圣旨刚到,鞑靼便忽然发起攻关之之战。”

  “你的意思是,鞑靼小王子打得太漂亮了?!”

  “臣不敢。”

  朱厚照怒哼一声,视线重回奏报之上,“这场仗很是怪异,为什么一向不攻坚城的鞑靼人,会在习惯性的战法之下,突然改为不惜代价的进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