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662章 一箭三雕(1/2)

  皇帝帮判了周淮的案子以后,原先宋衡在巡抚衙门外贴的告示也终于起了大作用。有了这样的示范,举报乡间豪强为恶的人也多了起来。

  算是在最后的两时间内完成了朱厚照当初交办的任务。

  当然,递上来的东西是有些难看的。

  山阳县、清河县、安东县……等到各地都凑出来名单,又何止一个周淮啊?

  朱厚照一点一点的翻看,

  边上等候的王炳等人心里都打鼓,皇帝过,不让他满意,圣驾就不会动。

  屋子里只有纸张翻页的哗啦啦声响。

  某个时刻,皇帝忽然开口。

  “……那个周淮,家中抄出了多少银两啊?”

  宋衡身子一抖,回禀:“启禀圣上,共计八十余万两。”

  “没有百万吗?”

  额……

  “现银确实只有八十余万。还有些古玩字画,典当了以后应能凑足一百万。”

  “这么来,他在这南直隶一带也不是特别有钱嘛。本来看他那架势,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人。”

  “陛下为下之主,在陛下眼中,周淮确实不值一提。”

  “那些古玩字画能够典当的,赶紧当了,然后将银子尽快装箱。”

  到目前为止,皇帝的语气一直都很平静。

  那份写了很多人名的奏疏似乎并没有惹出什么惊涛骇浪。

  王炳心中稍安,看来皇帝确实是他猜测的那份心思。

  “陛下放心,微臣已经安排了人。不过急卖的话,价格上大抵是要让一些。”

  这朱厚照自然知道,“王阁老、杨阁老。”

  “臣在。”

  “咱们收拾了一个盐商,倒是发了一笔横财。用兵,虽有了军饷能解决大半的问题,不过银锭子也不能杀敌,这么多钱得有个更大的用处才校这件事,你们想过没有?”

  “微臣想过。”杨廷和沉声道。

  “看呢。”

  “是。首先,朝廷多了一笔银两,于战事来总归是好的,不论是粮食、军服,或是武器、战马,都能有更为充足的保障,所以其一,更能保证不缺粮、不欠饷。其二,似这样的突然之财要用好,臣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哪三个方面?”

  “用壮马、穿重甲、配火器。这三样,没有哪一样是不花钱的。”

  朱厚照并不心疼钱,“这样装备的部队,不多,只要有个两卫,明军便是下无敌!”

  “臣正是此意。”

  王炳则:“但西北之战迫在眉睫,临阵汰换却是来不及了。只能先进行筹备,这样的话,这银子就无法用于西北了。”

  “无妨,事就怕做,做则能成。朕又不是缺这姓周的一点家财,先照此备上。”

  大臣一想,那倒也的确不差这一点。

  “给兵部去一道旨意吧。让他们着手谋划,并尽快有个章程。”

  “是!”

  朱厚照掂量着手里的奏疏,“至于这些事……宋衡,”

  “臣在。”

  “朕也不可能在这里给你断案,你自己斟酌着办吧?”

  宋衡跪了下来,“此番淮安府有这类逆事,扰了陛下清闲,此皆是臣之过错。微臣必定谨记教训,详查案情,还百姓一个公道,也给陛下一个交代。”

  “不要有太多杂念,你且当好你的凤阳巡抚,正德十一年还有大朝会,朕到时候听你禀报。”

  “微臣,遵旨!”

  ……

  ……

  从淮安府继续南下要经过扬州,在这里子没有太多停留。

  李东阳都已经病倒了。朱厚照不知道他是明年去世,所以心里有些担心见不到最后一面。

  扬州的话,也只能下次再看了。

  过了扬州才不算是凤阳巡抚管辖的地界,而应该是应巡抚。

  而越是接近江南,越是有杨柳依依、百花齐放的春景。

  朱厚照把贤妃和敬妃都叫到了自己的马车里,路上多几分清谈,也是不错。

  至于他的臣子们……也是各找个的。

  杨廷和心里头一直有件事。

  子没有因为淮安府上了那么多豪强名单的事而大怒,那便明王炳猜测的大抵也接近了。

  也别看他们这里没什么动静,实际上,突然查出那么多这种破事,对于其他各府甚至其他各省的影响那可不。

  到底,哪里没有这些事情呢?

  如果都照这么个处置办法,得砍下多少人头?

  而且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