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687章 靖虏伯的靖虏(1/2)

  马荣摸了一下自己的嘴唇,不知不觉间又多了一道裂口。

  从哈密出来以后,荒漠和戈壁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饥饿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他们带了很多红薯干,但缺水就不行了。

  在这里作战的艰苦程度确实与内地不一样。

  历史上,哈密失去以后,明廷曾想依靠原本的回回人等几个部族再收回,但这些人内迁到甘肃以后竟然乐不思蜀,以为到了天堂。

  甘肃本就是个自然条件不算太好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西北的恶劣。

  不过再恶劣,这片土地上各种势力的兴盛与衰弱从来没有停止过。

  按照周尚文的部署,明军一不分兵,二不主动出击,就这样在寻找水源、持续赶路中逐渐接近吐鲁番的门户、天山南麓的一座小城堡,明人称之为必残。

  这个地方连接着哈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

  在这种大山、荒漠遍地的地方,离开这些分布绿洲的盆地而行军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哪怕就是完全暴露行军路线,也必须要通过这里进入土鲁番盆地。

  明军这一次的行动让满速尔感觉到了不妙。如此精锐而规模庞大的军队冒着酷暑从哈密直插土鲁番,他生平还未见过。

  他走在前面,率先一步回到必残,同时命人迅速加固城池,并组织城内的物资和老人小孩开始撤离。

  另外一方面,他又派出使臣。

  他的臣子们说,明人花了这么大的代价,绝对不会同意议和。

  但满速尔不是头脑简单的人,他需要的是时间。

  ……

  ……

  “将军!”

  马荣把手指从嘴唇上拿了下来,转身去寻找喊自己的声音,“怎么样?”

  过来向他禀报的士兵同样有些嘴唇干裂,而且他将袖口全都撕开,露出了全部的胳膊,这里实在是太热了,“最前面的部队已经看到了那座城堡,不大,最多就放个三千人。”

  马荣从怀里掏出地图,用手指着说:“应当就是这里,过去就是土鲁番城。”

  “将军,城里派了人出来。”

  马荣抬起头,“什么人?”

  “自称是满速尔的使臣,想见大将军。”

  马荣砸吧了两下嘴巴,阳光射的他的眼睛有些睁不开,“都已经偷袭我们了,还要来议和吗?”

  “会不会是投降?”

  “那你想得太简单,他有两万多部众,仗还没打,怎么肯甘心投降?”

  “那要不要向大将军禀报?”

  马荣考虑了一下,还是点头了,“要。看看大将军怎么定。”

  “那必残这座小城堡呢?”

  “以千户为单位分别行军,把它给老子围起来。北面不必围。”

  北面是天山。地形陡峭,进去就是个死。不是说会摔死,而是会干死。

  他们这一路是前军,

  实际上离周尚文也没多远,也就七八里路。

  骑上马很快就能赶到。

  两个时辰后,周尚文就见到了曼苏尔的使臣。

  这是个单刀赴会、不卑不亢的人,至少很有胆识。

  “来者何人?”

  “土鲁番满速尔速檀帐下之臣即别,见过大明靖虏伯。”

  “所来何事?”

  “奉满速尔速檀之命,向宗主国敬献美酒和牛羊,希望上国将军能够退兵,以便我们双方重修于好。”

  “做梦!”

  这种时候不需主将亲自开口,明军帐下的将军就可以喝斥他,尤其是哈密卫指挥使凌卫锋,“自本将入哈密,可有修书满速尔,言及修好之事?他是如何处置的?暗中支持拜牙即,在哈密城内发动内乱,杀我将士,辱我百姓,这个时候提重修于好?他那张脸竟也好意思?”

  马胜跟上,“就是,他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当我们大明是什么。你赶紧滚回去告诉他,除非解除兵马,自缚双手,自个儿到北京去向我们的皇上请罪,否则他想都不要想!”

  即别神情镇定,他望向周尚文,“大将军,我们速檀已经向大明遣了使臣,而且这些年一直遣使进贡,也多次说过我们愿意接受大明大皇帝的册封。虽然说,过去也有过一些不愉快,不过草原上相互之间争斗其实很频繁。重修于好以后,哈密归大明,吐鲁番也向大明称臣,这不好吗?”

  “大将军!”凌卫锋急了,“满速尔是个野心勃勃之辈,不能听信他这些话。”

  周尚文一摆手,他很平静并且从自己的桌面上翻出一份奏疏,“满速尔速檀的意思,本将军明白了。为了你们这些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