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690章 为后世儿孙所留(1/2)

  七月下旬时,朱厚照已经过了杭州到达宁波。

  这也是他此次南巡的最后一站。

  在这里,他召见了大明水师提督伍文定,并且已经宣布了荆少奎任应天巡抚的事,同时将王炳这个临时‘代班’的人又叫到宁波。

  在宁波,阅大明水师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活动。

  但这个仪式性的东西不是为了摆出来好看的,而是为了再次接见外国使臣,并与他们明确国与国交往的一些规矩。

  朱厚照很重视这项工作。

  中国人是不太容易会完全推翻祖宗的东西的,大明开海,中原第一次与这么多外国交往,他虽然称不上这方面的祖宗,但他可以创立一个法律性的规定,那么后人再做这项工作时就有了前例可循。

  顾佐被调任总理外务大臣以后,最为重要的也是这样工作。

  当然,首先是要从水师开始。

  正德十年的大明水师,已经不是那个只有几条破船、几个水兵,有时战力还不如海盗的军队了,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伍文定有战船一百二十余艘,可用之兵近一万五千人。

  此外,还有宁波、福州、泉州三处军港。

  因为皇帝要检阅水师,所以半数战船集中于宁波港,从远处望去那真是桅杆林立,没有尽头。

  这,是朱厚照接见外国使臣时的底气所在。

  宁波行宫,

  皇帝正在听浙江巡抚姜雍和宁波市舶司符一辉禀报典型的涉外案件,这是他早就吩咐顾佐去做的事。

  而且不仅是最近,是要这几年,最为典型的大案、要案。

  其中有一桩案件,自去年到今年闹得是沸沸扬扬。

  而起源则要再往回追溯,

  话说正德七年春末,有一个叫日向谷的日本国商人登岸宁波,他大概也是逃命,所以最初的目的就是想办法留在大明。

  因而到岸以后,根本就无心于生意,反而是到处找门路贿赂官府官员,最终他是找到了负责这方面的主管官员,名为易仁泽。

  易仁泽首先是为他违规延长居留证期限,然后就帮助他开具通行证。

  因为是逃命,所以日向谷不愿意留在宁波,可以说哪里都行,就是别在沿海。

  后来他跑啊跑,就到了河南。

  对于易仁泽来说,大明朝那么大,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不会怎么样,那么多银子摆在眼前,不要是王八蛋。

  本来他也不知道日本国遍地大名,碰上的概率不小。

  可哪知这个日向谷是什么大名之子,他就是逃到大明,也有人要他的命。

  这就坏事了。

  一个贪污案件便成了外交事件,那边的人觉得大明在保护他们的死敌。所以多次派使团前来交涉,甚至扬言要告到京城。

  提到京城,易仁泽便慌了神。万一他们这些人贪墨的事情捅了出去,那可怎么得了?

  这个时候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这个叫日向谷的人抓起来交给人家就完了。

  易仁泽也是这么做的。

  他知道日向谷跑去了哪里,派上手下十几人一路赶到河南,对他来说抓个人实在是小事一桩。本来市舶司也会和地方政府联系,共同抓捕偷渡的外国人。

  算是有惊无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易仁泽还是想得太简单,日本人是什么人?

  正德八年,这帮人又来了。

  到了宁波直接就找他,说先前我们丢了日向谷,现在我们查实日向谷还有两个弟弟也跑到了大明!你要马上交出来!

  这次,易仁泽就傻眼了,交人?他哪里去交?

  根本就没有啊!

  可日本国人不管,不交人那就还是去年那一招,他们让使臣到北京去和大明皇帝交涉!到时候,日向谷贿赂的那些事情肯定是瞒不住!

  易仁泽这时候才醒悟,这帮人是知道他的软肋,所以来敲银子来了!

  可他又能怎么办?

  捏着鼻子、忍气吞声的也只得把钱给交出去。

  在正德八年,这只是银子的事情。

  但背后是什么?

  是大明市舶司的一个官员被日本人拿捏在了手里。

  后来,日本人就开始向养蚕、缫丝这些技术伸手,如果说这是关乎经济,那后来两千料宝船的资料被泄则是关乎军事了!

  案子在正德九年末爆发出来,包括梅可甲在内,大明一众官员都搞不清楚,怎么日本国最近是开了天眼了?

  生丝、纺织都叫他们学去了!

  再后来,锦衣卫暗中摸查才逐渐有了些眉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