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707章 激烈(2/2)

这是远超当年洪武之时的,这还不含每年海贸近千万两的本色岁入,大明如今之国力,可以于西北开边疆,于大漠驱蒙古,于海上征日本。老臣唯恐,天下人不理解陛下为何还要多加税赋,老臣、老臣也不明白,陛下说过,朝廷不能当成守财奴,君臣施政的目的,便是为了天下百姓富足!”

  “先生说的对,如果要当个老好人皇帝确实可以这样。这里面的问题,与税钱有关,也与税钱无关。朕以后也仍然不会当守财奴,甚至可以继续降税,这都可以,可朕要改的是这个规矩。”

  内阁票拟当然是全部驳回,甚至还要将张璁革职法办。

  杨一清不客气的说,“你讲!”

  这件事在现代人心中是难以理解的,只是大家都交点税嘛,这有啥。

  “王先生在内阁吧?去将他召来。”

  “老臣是有些恍然,陛下圣威天赐,光照耀人,非老臣所能仰望。”

  杨廷和是揣测了他们对天子心意的揣测。虽然有些绕,不过杨一清确实该有生气的理由。

  杨一清和王鏊有些震动,他们心里都知道皇帝应该已经和他们都仔细说过了。

  王鏊心惊,这句话就是显现出屁股坐在哪里了。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其实谁都知道国家岁入很重要,也都知道隐田越来越多,就是默契的不提起那个问题,说到底就是那句话:苦一苦百姓。

  “是。”

  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在维护统治秩序。

  如果现在把读书人的这个优待拿掉了,他们就会变得和狗腿子一样。他们就会想,这个朝廷把他们当做狗腿子一样对待!

  这是大部分人会有的想法!

  到那个程度,天下士子寒心,谁还会想着忠君报国?!还会有人喊出那句‘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嘛!

  十年治国至今日,天子大权在握,还有什么是办不成的?说句难听的话,这个心思又不知在天子心中琢磨了多少年,今天提出来就和以往一样,肯定是各种准备都做好,甚至是下旨杀人,以血铺路,这些他看得到,以往也都有过。

  “济之,该知道此事牵涉多广?正德四年,朝廷清理军屯,当时是西北乱、蓟州乱、山西乱,可以说九边处处震动。如今要夺去士绅优免之权,这可不仅是九边,而是要乱及两京一十三省了!而且大明优待读书人这是本朝的祖制,这要是改了,天下士子对朝廷寒心,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咳咳。”

  ……

  杨一清并不怀疑皇帝能够做到。

  朱厚照给了他们一点儿时间讨论,待王鏊来了以后,他直接问道:“内阁可有一个准话了?”

  就像朝廷还规定,什么人可以穿丝绸、什么人不可以穿,这是赤裸裸的不公平,而且被所有人接受,公平才不被人接受。

  “这话是皇上说的?”

  凭什么那帮人不纳税,一定要纳,能给满清交税就不能给大明交税?!他当这个皇帝不是为了身边几个臣子嘴边几句好听话的!

  其实一条鞭法,就是所有税赋全部折算为白银缴纳的方式还更好一些,毕竟统一起来易于收税,总比一车一车的粮食、布帛好。

  可惜大明海禁开驰仅十年,并没有达到白银普遍被使用的程度,所以才要等等。可等白银货币化还要很久,一体纳粮不能再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