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四岁半,被八个舅舅团宠了

第126章:找许家村村长谈可持续发展(1/2)

 不管京城里形式怎么变化,这都影响不了福宝自己的快乐小生活。

 她回来就和江黎商量了豆腐坊要怎么开起来。

 豆腐坊建立起来,第一是要地,第二是要相对合适的环境,第三是要人,然后才是其他的资金之类。

 两人商量许久,最后决定就去许家村。

 许家村距离京城也不算太远,如果是坐马车或者直接骑马过去,更快。

 何况还有做豆花很熟练的大双,后面豆腐坊要怎么做,大双可以作为核心人物进行指导。她勤奋又聪明,胆大心细,还很忠诚,这些都是福宝和江黎考虑在内的品质。

 还有一点,则是许家村因着卖了不少东西给百草园,双方形成了相当良好的合作关系,许家村的人也都是可以请来豆腐坊做事的。

 至于地,那就跟更好解决。许家村别的不缺,就是地多。选一块地,到时候买下来建造豆腐坊,许家村的人去上工也很容易。

 思来想去,福宝和江黎亲自去了一趟许家村。

 不过他们这次去没有直接去找大双小双他们,而是直接去了许家村村长家里。

 许家村村长是个秀才,也是全村唯一一个学识这么高的人。读书人是很受人看重的,因此许家村的人都很信服尊敬村长,谁家有个什么矛盾或者家长里短的,都喜欢请教村长来,村长也每每都会给出好的解决方式。这就更让村民们相信村长。

 村长名叫许永宁,江黎提了一壶酒,几张宣纸来到村长家里。

 许永宁是个长袍白胡子的老人,目光清明,脸色和蔼。

 他早就知道江黎和福宝是许青山他们的东家,也把许青山家里蒸蒸日上的发展看在眼里,更把村子里大家都靠卖山货攒了些钱看在眼里。

 因此见了福宝他们来,自是热情地请他们进来。

 “二位贵客,这是有什么事亲自过来?”

 江黎笑着递上女儿红和宣纸,“实不相瞒,许先生,我们这次来,是想和您商讨一下村子未来的发展的。”

 许永宁看见那上好的宣纸眼神一亮,这可是好东西!

 一张宣纸可就好多两银子!

 这里少说也有十张宣纸了!

 不过听江黎意思,似乎这次来和整个村子都有关,许永宁还是笑着推拒了那些礼物,“不必如此客气,贵客对许家村发展有何见解?”

 江黎:“是这样的,我们之前豆花事业,您也看到了……许青山家不仅靠着做豆花还清了外债,现在兄弟俩都存了钱……”

 江黎把许青山家里的变化徐徐道来,的确一切都在变好。

 大家都是普普通通生活着的人,不为了变好,又为了什么呢?

 大家都是为了家人吃饱穿暖,兜里还有余钱可以做些别的。

 而江家仅仅靠着豆花生意就已经让至少两户人家做到了这一点。

 村子里人挨着人的,村里其他人看着都眼热,也羡慕。

 ……

 说到这里,江熙微微顿了顿,含笑道:“不知道许先生是什么看法?”

 许永宁也点点头,诚恳道:“这倒是事实,许青山兄弟家里确实好过了许多……难道贵客想要扩大豆花产量?多招一些人手?这倒是好办的,我许家村大家都朴实,愿意靠劳动换饭吃的不少。”

 福宝此时甜笑着道:“许爷爷,这你就误会啦!我们是想要帮着许家村,把许家村做成‘豆腐之乡’!”

 “豆腐之乡?”

 这倒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许永宁好奇道:“福宝啊,你说来爷爷听听?”

 他这个年纪也是承欢膝下的,看着福宝就觉得奶团子聪明可爱。

 还知道她格外聪明,竟然年纪小小就知道出来谈生意呢!

 福宝道:“许爷爷,这长期找山药,也不是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办法啊!您想想看,若是时候不好,山上没什么东西可以采来卖,大家生计要怎么办?难道都饿肚子?或者找找临工做?日子不好过啊……”

 许永宁也叹了口气,“是有过这样的时候……大家只能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可、许家村也就这点儿地理条件,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实在不知道怎么做了……”

 就是因为这靠山吃山,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到现在,许家村也还是发展相对比较差的。

 村子里连像样的私塾都没有,全靠着村长不忍心,自己创办了小小私塾,束脩收得也不多,期待能培养出几个读书人来。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嘛!因为许家村没有别的发展方法,只能靠这种迂回的路想办法让年轻一代去考取功名,将来做官。

 可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家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