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九十二章 林教授学枪(1/3)

  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九十二章林教授学枪次日清晨,林坐馆和张家兄弟还有没回来。

  军师高长江和留守的四大金刚按照计划,在堂口开始招新,此时从大门到前院已经来了不少人。

  好为人师的戚少保也过来了,看到高长江正在亲自挑人,有点不明白,问道:“你这个说书先生也需要打手?”

  高长江想起马上要开说的“文化大讲坛”,不禁苦从心来。

  说书先生怎么就不需要打手了?没几个打手在旁边保护,他还真不敢上去讲。

  就像是坐馆经常说的,没有武力怎么混文坛?

  戚少保闲着无聊,又看了一会儿,见安乐堂一都分堂招新的标准是:“识几个字、有父母或家室、本地人、健壮。”

  四个条件都具备的,最优先招纳;具备三个条件的,其次优先;具备两个条件的,作为备选。

  于是戚少保更稀奇了,又问道:“你们坐馆到底想招社团打手,还是招商号伙计?”

  高长江答道:“坐馆说了,在繁华城市开堂口,要优先招纳醒目懂分寸的人,不能招无所顾忌的亡命之徒和二愣子。”

  戚少保笑道:“看来你们坐馆想图个稳妥长久之计。”

  不过有些社团机密高长江没说,其实敢玩命的光棍狠角色也不是不招,但都放到横塘鱼市去了.

  高长江挑好了直属小弟,连忙把戚少保请到中院穿堂的会客厅说话。

  又打发新招的小弟去烧水后,高长江对戚少保问道:“老人家来的也真早。”

  戚少保叹道:“如今局面如此,流言纷纷,我在苏州城不宜久待,自然要抓紧这几天时间。”

  然后又想起什么,“我看伱们地方也不小,今日我搬到这里住。”

  高长江有点懵,试探着问:“听说您住在姑苏驿,那边不好么?”

  戚少保长叹道:“闹出了令人难堪的流言,哪还有脸面继续寄住在别人那里啊。”

  先前他和王世贞一起来的,也跟着王世贞一起住在姑苏驿。

  如今自己都被拿来做对比,黑王世贞“团扇才人踞上游”了,哪还有脸继续住在姑苏驿。

  高长江想了想,这处堂口里,也只有预留给林坐馆的内院也就是后院,还有不少房屋了,而且也清静。

  但高长江不能擅自做主,只能说:“等坐馆回来,再请老人家搬进来。”

  正在此时,忽然从穿堂外传来了林坐馆的声音。

  “高军师在里面么!快安排人把后院再打扫出几间!

  我昨晚在城里偶遇了花榜十一的孙美人,为游春方便,她想到城门外住几天!”

  然后林坐馆大踏步走了进来,忽然看到戚少保,不免很意外:“老英雄也在这里?”

  大门和前院的四大金刚不清楚戚少保具体身份,所以看到林坐馆回来,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高长江连忙禀报:“老英雄说要过来住几日,与坐馆教练枪法!”

  “啊这?”林坐馆有点迟疑。

  戚少保拍案道:“少年!女人只会影响你拔枪的速度!”

  林泰来还想挣扎一下:“这么急?”

  戚少保答话说:“如今苏州城人人都知道,你林教授义薄云天忠义无双!

  如果老夫没点表示,岂不显得我秉性凉薄?

  但如今老夫的人设是穷困潦倒,身无长物,所以只能传你绝学为报了!

  这门唐氏六合枪法,你不学也得学!”

  林泰来:“.”

  也不知道是受谁影响的,这民族英雄也越来越不正经了。

  于是没奈何,林泰来只能从今天开始,跟着戚少保学起枪法。

  幸亏大部分布局都安排的差不多了,求志园雅集之前的这两天,也没有什么要紧事情。

  上午还有点时间,林教授挺着四米长的大枪,站在后院,听着戚少保开始讲授。

  戚少保首先开宗明义的说:“我这门唐氏六合枪法源流自宋代杨家枪。

  说起枪法,不可不提宋代。当时宋人所著的《武经总要》里,记载了十八种形制各异的枪。”

  林泰来嘀咕了一声:“差生文具多。”

  戚少保:“.”

  讲的太心累,直接动手吧。

  正常的大枪大概三到五米长,都是木制枪杆,只有枪头和枪鐏是铁制的。

  林泰来随手挥舞了几下长枪,叫道:“太轻!太轻了!可有更重些的兵器?”

  戚少保怒道:“别以为老夫不读书,没看过西游记!

  去年离世的兴化李文定阁老,曾经赠我全本!”

  林泰来很无辜的说:“真的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