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四百三十二章 状元的那些事儿(下)(2/3)

门外面直接临着御街,也就是东苌安街。

  过往的官员看到,在翰林院门外站着几十条比官军还有气势的大汉,顿时觉得翰林院这最文化的衙署突然武德暴涨。

  林状元龙行虎步的进了翰林院,直奔中庭正堂,找掌院学士报到。

  本来前两年掌翰林院事的是沈一贯,但现在沈一贯大概是因为双亲身体不好,请假回老家省亲去了。

  恰好这时候,词臣大佬陈于陛丁忧守制结束回朝,就以詹事府詹事兼掌翰林院事。

  现在连个太子也没有,詹事府那边没卵事,所以陈学士一般就在翰林院办公。

  报到过程平平无奇,陈于陛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但也没有为难林泰来。

  只说今天让司务去安排桌椅和文具,如果林修撰你觉得不方便,可以明日再来正式上衙。

  林泰来很有积极性的答道:“久闻翰林院里有状元厅,今天就去看看。”

  然后就从学士公房里退了出来,朝着西边状元厅走去。

  在路上,林状元脑中自动检索了一下陈于陛的信息。

  首先此人也算是二代,父亲乃是隆庆年间的大学士陈以勤。

  而陈于陛在父亲当阁老时勇猛精进,隆庆二年以二十四岁之龄,一举考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

  当然,在隆庆朝和万历初期,宰辅儿子普遍都是天才,考个进士实属寻常。

  这位陈于陛陈学士以后也是入了阁的,在历史上与赵志皋搭班子。

  虽然陈于陛在后世的名气也不那么大,但其实他非常特别。因为陈于陛和他父亲陈以勤,乃是整个大明朝唯一的父子阁老。

  这是连杨廷和、严嵩、张居正这种超强首辅都没有达成的成就。

  正堂东边是偏低端的编检厅,西边是偏高端的讲读厅。

  而状元厅就位于讲读厅边上的单独院落里,顾名思义,只有状元才有资格在这里办公。

  林状元推开了状元厅的门板,迅速扫视后,有点遗憾的嘀咕道:“竟然还有两人。”

  上辈子看到的里的穿越者,都是一人独霸状元厅,门口还要贴个装逼的对联。

  已经在里面的两个状元,分别是万历十一年的朱国祚和万历十四年的唐文献。

  林泰来认识唐文献,先按翰林词臣的礼节规矩,打了个招呼说:

  “四年前与唐前辈比武,晚辈我侥幸赢下一招,一直想着重与唐前辈较量。”

  朱国祚诧异的看了唐文献一眼,唐兄你还有这种牛逼的历史?与林泰来比武只输了一招?

  然后林泰来又对朱国祚说:“朱前辈好名字!”

  朱国祚平和的回应说:“你的名字也不错!”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国祚与大司寇陆光祖乃是嘉兴府同乡,想到陆尚书的遭遇,他不便与林泰来太过于热络,所以寒暄完就没话了。

  林泰来也不在意庸俗的人际关系和无效社交,看到屋里还有第三套桌椅文具,就直接坐了过去。

  然后把玩着桌上的镇纸,对唐文献笑道:“方才拜见陈学士,他实在太客气了,说要给我另外收拾出一套桌椅文具。

  明明这里就有现成的,完全不用再兴师动众了,我觉得这里就挺好。”

  唐文献无奈的提醒说:“你现在坐的这处是隆庆五年状元张元忭的地方,他刚去世。”

  林泰来:“.”

  镇静!子不语怪力乱神!

  绝对不能因为心悚而站起来!这会破坏他的无畏形象和强者人设!

  正在这时候,申用懋走了进来,叫道:“听说你来了这边,正好要找你!”

  兵部也挨着御街,与翰林院只隔着一个衙门,串门很近。

  然后申用懋将一大叠文稿放在桌上,对林泰来说:“这是近日搜集到的相关诗词曲,你来看看!”

  林泰来闲着无事,就一边与申用懋说话,一边翻看文稿,冷不丁看到一首小曲:

  “不道状元难事,但一缘二命,未委何如。

  招贤榜作寄私书,遮天袖掩贤门路。

  别的罢了。俺把笔花高吐。你真难展舒。

  俺把笔尖低举。随君扫除。

  便金阶对策也好商量做。”

  “宗桑!”林状元连方言都骂出来了,“是谁如此不晓事,胡编乱造?”

  自己凭本事考中的状元,哪里靠人情了?

  申用懋伸头看了眼,“一个叫汤显祖的人写的曲子。他是南京官,近期任满,正在京师叙职。

  反正这个人出了名的愤世嫉俗的,当年连张江陵都敢顶撞,政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