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六百九十三章 咸兴城里外(2/3)

倭人和其他地方之间的通信!”

  “明白!”董一元应声道。

  就在这时候,麻贵忽然又纠结起来,“咸兴府乃是朝鲜国东北大城,守城倭兵按军门所言有一万二千人。

  而我兵团一万七千人加上经略直属标营六千人,满打满算不过两万三千兵马,尚不足守城倭兵的两倍,况且重炮数量也不多。

  军门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一下?即便能克城,但若伤亡代价太大,也是极为不划算的。”

  经常攻城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攻城方兵力至少也该是守军的三四倍。

  而现在只有两倍不到,又让麻贵心里纠结了起来。

  林泰来对着麻贵拍案喝道:“本部院已经决定,不用再考虑了!

  作战最忌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你勿复多言!

  你兵团休整两日后,立即与本部院标营一同出发,前往咸兴府!”

  麻贵回到本营后,便召集各纵队将官,进一步传达命令。

  其实各将官也非常关注未来的作战计划,宣府四猛将之一杨登山问道:

  “我等奋勇厮杀并无问题,但经略公心里究竟作何想?不至于又想要首功吧?”

  攻打平壤城时,李如松兵团众将的郁闷遭遇,他们可都已经知晓。

  如今那个比武将还凶猛的经略大臣,已经在他们兵团这边了。

  进入朝鲜国之前,他们做梦没也没想到,夺取一线军功最大的威胁居然是经略大臣。

  最可怕的这经略大臣并不是作秀,而是真的上啊,两次“先登”、手刃数十敌的含金量,他们这些将官哪能不知道?

  麻贵苦笑道:“林军门实乃深不可测,我又哪里猜得出,到了咸兴再看。”

  两日后,麻贵兵团十一个纵队加三个经略直属标营拔营而起,朝着一百多里外的咸兴府进军。

  朝鲜国八道版图里,平安道和咸镜道是最后纳入的地方。

  在朝鲜国的观念里,这两道都是边疆区,属于“西北禁锢”之地,赤裸裸官方歧视地区。

  所以李朝在这两地尤其是咸镜道的统治基础非常薄弱,这是加藤清正兵团能在咸镜道长驱直入的原因之一。

  咸兴府在朝鲜国算是一座大城,乃是朝鲜国李朝太祖李成桂的起家之地。

  出发后第三天的中午,大明官军的兵锋抵达咸兴城外。

  第三兵团主将麻贵向林经略请示,如何扎营。

  林经略便吩咐说:“你兵团分二千兵马与本部院,加上三个经略标营共计八千兵马,在城北扎营。

  你兵团其余一万五千兵马,在城南扎营。”

  麻贵只觉得,这个布置听起来真踏马的外行,但是想了想倭兵的战斗力,还是忍了。

  就算是八千人扎营,应当也足以抵挡数万倭兵的攻击了,安全性没什么问题。

  然后又听到林经略下令说:“重炮都部署在你们城南那边,以你们城南为主攻方向,明日开始攻城,而本部院在城北督战策应。”

  听到主攻、策应等几个词,麻总兵的脸皮忍不住抽了抽。

  打平壤时,林经略你就是让李如松在西城主攻,然后你这个策应却偷偷在另一个方向先登破门。

  林经略看出了麻贵的心思,诚恳的说:“相信我,这次本部院真的是策应。”

  麻贵回到本营,便点了杨登山说:“你纵队暂时归属林军门直属,去城北扎营!”

  杨登山愕然道:“为何是末将?”

  麻总兵的理由十分充分,“因为林军门的武门生黑风虎在你麾下!”

  咸兴城倭军守将、加贺守、三十六万石佐贺藩藩主锅岛直茂站在城门楼上,默默的注视着远方的大军。

  这是一支军容极为陌生的大军,骏马多到不比人少的地步,战车列阵训练有素。

  不用多想,这陌生大军肯定就是朝鲜人口中的大明天兵了。

  三天以前,就收到了南边永兴失守的消息,只是当时还不确定,是哪方兵马占据了永兴。

  现在这个疑虑则可以彻底解答,夺取永兴的肯定就是明军。

  但是锅岛藩主还是想不出,这支明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一时间也不知道,其他地方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难道西线小西行长那废物已经迅速败北了?

  不然的话,从西线进入朝鲜国的明军如何还能有余力分出兵力,出现在东海岸?

  现在锅岛藩主心里有点后悔,不该把自己的长子胜茂也带出来。

  这种对手,只看军容就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遇上这样的对手,也许就是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