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2003》

第九十三章 单晶炉的计划(2/2)

一步看一步也没关系。

  于是,他取出了之前的会议上输出的有关单晶炉设备的技术难点清单,开始逐个用系统进行扫描。

  这一次,技术难点清单相比起扩散炉要少得多,但所需要消耗的源点数量却相差无几。

  主要的原因是,单晶炉的制造涉及到面向过程的仿真软件,而仿真软件初始化必须有大量数据支撑。

  很显然,系统帮他跳过了这个环节,并且把这个环节的成本计入了源点消耗中。

  总体算下来,制造一台先进水平的单晶炉,自己需要消耗的源点数量是2.9。

  看到这个数字,陈念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吐槽:

  果然当初F-22那么便宜都是新手福利,项目完成以后,系统的物价立马就回归到正常水平了……

  不过,自己也没办法跟系统讨价还价,只能想办法去赚够所需要的源点。

  还差1.32个源点。

  陈念叹了口气,记下“1.32”这个数字之后,又开始默默计算起自己赚够这么多源点所需要的时间。

  看来硅材料课程的学习日程,还得再继续往前赶一赶啊。

  一方面可以多赚点源点,一方面也要尽量通过提升知识水平,跟系统好好地“杀一杀价”。

  陈念默默挠了挠头,随后拿出早上记下的笔记,翻到“晶面指数”的页面,开始复习巩固早上学到的计算过程……

  ……

  与此同时,陈果已经以极高的效率联系上了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负责人徐敏,并向他告知了有关二氧化碳制取淀粉催化酶被发现的消息。

  后者的反应同样惊讶,要知道,他们所里虽然有这个课题,但那都还是停留在假设和理论论证阶段,至于工艺和流程,那都是八字都还没一撇呢。

  而现在,你居然跑过来跟我说你们已经把最关键的催化酶搞出来了?

  这怎么可能……

  ——

  但是,从他刚刚收到的文档来看,这又确实不是没有可能……

  “陈教授,你能告诉我他是怎么发现这种酶的吗?”

  徐敏一遍反复阅读文档推理,一遍谨慎地问道。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只能说,他运气很好,恰好发现了这种酶。”

  “至于怎么做到的……这谁能说得清楚呢?其实哪怕是你们自己在实验室里的实验,也不可能保证能稳定地制造出需要的材料,对吧?”

  “都是运气……咱们就把它当做运气就行了,明白吗?”

  “明白了。”

  徐敏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

  “既然这样,那我这边来安排资源进行试制吧。”

  “如果真的能把这东西制备出来,那我们可就要名留青史了……”

  陈果赞同地点头附和,但突然,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妥:

  “-——不对啊,我怎么感觉最近名留青史这词听得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