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五百一十三章 苗家猎事二(3/4)

寨子外头和猎队的人接触。

  这里他们苗寨说的所谓大野兽,就是野猪、野牛、野鹿等,野牛说的是秦岭野牛,又叫羚牛。

  但更多还是打野猪。

  因为这么些年来,很多大型兽类已经绝迹。

  能够顽强的生存下来的,也只有野猪了。

  “记住,遇到迎头猪不要打。”

  “挨了枪子的迎头猪更是看到了就要躲得远远的,这样的猪怒火烧心,见人就红眼,要是躲不及,一下就被顶死了。”

  ……

  三人不厌其烦的说着一些在陈凌看来已经老生常谈的问题。

  这是怕陈凌他们不了解这些,心里大意轻视。

  毕竟他们这伙子人确实年轻了点。

  哪怕带了两条北方的猎狗来赔礼呢,听说话也像是懂猎狗懂打猎的,但是吧,这外边来的人,最不缺嘴皮子厉害的人。

  万一就只会动嘴皮子呢?

  该交代清楚的事情,还是要交代清楚。

  所以说的就多了点。

  陈凌他们也耐心听着,没有什么不耐烦的情绪。

  之后就是和苗寨的猎队简单认识了一下。

  学了几句简单的苗语。

  简单了解了下他们的狩猎方式和狩猎习惯。

  很多习惯和他们那里差不多。

  比如枪不叫枪,刀不叫刀,各类猎物也是都有代称的,用的都是隐语。

  野猪就叫‘呀达’。

  野羊就叫‘呀冬’……如此种种,外加各种手势。

  之后是‘梅筒’、‘草标’。

  苗寨这里撵山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得带上一个用竹子做的筒哨子,称为梅筒,用于在山上相互之间的联络。

  草标,就是用几根茅草打一个结,悬挂在树上、竹竿上、路口、道路中间,是苗寨传递信息的一个标记。

  围猎的时候也极常用到。

  “跟他们说这么多,有用吗?

  这些人,我看不出来哪个是会打猎的,那个胖的都成啥样子了……

  要不,咱们以后打到东西了分他们一点吧?

  我看,就他们这样子,还有那两条狗,不像是在山里能跑得开的。”

  在他们眼里,身材短小精悍的山猫更像是个好猎人。

  其他人不是胖子,就是人高马大的,在山里是跑不开的。

  “不行,规矩就是规矩,拜了土地爷的猎事不能马虎……嗯?你小子,是不是为了外头那些花哨衣裳?”

  “没有没有,嘿嘿,我是昨天看那个姓陈的拿着照相机哩。”

  “咦?照相机?没看见啊。”

  “留在院子里了吧。”

  苗寨猎队的几个青年在小声滴咕。

  虽然眼馋陈凌的照相机,想套套近乎,照几张相,但是还是不敢坏了规矩,惹神灵发怒。

  他们在谈论陈凌等人的时候。

  陈凌他们这时候已经出了坝子,来到了外面的山林之中。

  这片山脉叫雷家岭。

  山大谷深,树高林密,且溪流很多。

  许多地方不仅陡峭,还会被突然出现的谷地与深涧隔开。

  这样漫无目的的寻找猎物确实难找。

  晴天里,一片鸟语花香,环境十分舒适。

  牵着狗,沿着山嵴行走了一段时间,赵大海几人才颇为觉得抓瞎。

  “不是说野猪泛滥吗?怎么半天看不到一只?”

  “没打过猎的不要再废话了好吗?多看多学少说话。”

  山猫呛他一下,这胖子整天向往的打猎,实际上一窍不通,能把人问烦了。

  就算野猪再多。

  也不是傻乎乎的在林子里满地乱跑,等着你去抓吧。

  听到点风吹草动早就跑了。

  何况现在还是早上。

  野猪夜里早就吃饱了,怎么会到处出来乱逛。

  “去,我又没跟你说,我是问富贵的,咱们该去哪儿找野猪啊。”

  这也是王庆文兄弟俩还有王聚胜他们想问的。

  都向着陈凌看过来。

  陈凌指了指下方:“先去水边找野猪粪和野猪的脚印,试试这两个太行犬行不行,要是不太行,就在山里找哪里有泥塘。

  另外,顺利的话,在野猪的兽道上搞两个陷阱。”

  猪奔塘,麂奔梁,豹子奔在山岩上。

  只要这些野东西的习性不改,这话在哪儿都适用。

  以前的年份,这里的野猪是在‘大山’里躲清凉,入秋才来‘平山’,今年这么早下来,炎炎夏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