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六百九十四章(2/3)

说不定碰到一条好鱼就能卖出天价呢。

  北亰一只品相好野画眉,都能喊三千块人民币。

  在这年月不是天价是什么。

  观赏鱼跟鸟比,也不差的。

  这田利川跟陈凌聊的挺好。

  之后要求做一顿全鱼宴来品尝,试试肉质。

  这也在情理之中。

  从大鱼到小鱼,从生吃到清蒸、红烧,还不是陈凌下厨,是他自己动手的。

  按他的说法,水产干久了,做鱼啥的,这早就会了。

  以前刚开始做生意,鱼死了坏了,也舍不得丢。

  只能留着自家吃了。

  时间长了,吃多了也烦,吃腻了那就换吃法来。

  可不是变着法吃鱼嘛。

  次数多了就啥都会了。

  他自己动手做,其实更能吃出来差距。

  他是尝过孙艳红馆子里的菜的。

  但是他觉得来到这边后,做出来的更好吃。

  他的手艺可比不上饭店的大厨。

  那就只能说守着陈凌这边的鱼质量更好。

  那这鱼苗,自然也就没问题。

  就是价格比别处的贵了太多。

  陈凌嘴上从来不说自家东西多好多好,你要来买就是这个价格,就算量大了给优惠那也优惠不了多少。

  没有自卖自夸,只有愿打愿挨。

  主要是生意上的事,陈凌自己也不愿意太过耗费心力。

  他也不怕挨坑。

  就像是孙艳红,最开始的时候跟陈二柱厮混,还很看不起他。

  后来他也能交给她一个买卖。

  不是他大度。

  是他有了日月洞天之后,心态早就发生变化,不太在乎钱财这些东西了。

  对他来说,挣钱花钱都是乐趣而已。

  孙艳红要是敢坑他一次。

  以后半点东西别想从他手里拿,就这么简单。

  当然最主要的是,孙艳红最开始也没有害他的心思,就是看轻他,也是看他长得不错,喜欢挑逗他勾引他。

  这种事,男的有钱了是这样,有些女的也差不多的。

  田利川要了八千尾鱼苗。

  其中有果园沟渠的普通鱼苗,也有院子里养的细鳞鲑和胭脂鱼。

  凑一块八千尾。

  但数目上肯定不止,大概要有一万尾刚刚出头。

  毕竟路上难免有损耗。

  经过长途运输,到家之后也会有损耗,适应不了水质养不活之类的。

  这八千尾是要包活的。

  所以会多两千尾。

  很多村民还想不通呢,说河里那么多鱼苗呢,这人也是有钱烧的,跑这么远来找陈凌买鱼苗干啥。

  尽管去捞吧,又没人管。

  反正那些鱼苗过不了冬天就死掉了。

  而陈凌养的鱼贵是贵,那鱼肯定是顶好的鱼。

  但这不是鱼好,是陈凌自个儿养得好。

  这都还是鱼苗呢,没养成,要那干啥。

  村里好多跟着陈凌养了半年鱼,是那类观赏鱼,后来虽然赚了钱,但还是没陈凌养得好。

  后来就都改成普通的鱼了。

  但这普通的鱼也是跟陈凌养的差得很远。

  跟陈凌家的鸡蛋孵的小鸡简直不是一样感觉。

  别人要是来陈凌家买鸡蛋孵小鸡还能理解,买鱼苗是真让他们想不通。

  这种事陈凌也是没法跟他们解释。

  总不能说你们养不好的鱼,不代表别人养不好吧。

  明明我的鱼苗没问题,偏偏被你们在塘里养成那傻模样,还不如扔河里不管它们呢。

  归根到底还是这个时候的人太节俭。

  而鱼虾等水产守着大河,捞也捞不完的,养鱼就没有养猪养鸡鸭等上心。

  这也属于人之常情了。

  ……

  这天清晨,浓雾未散。

  陈凌牵着小青马,马背两侧挂着筐,走在麦田里。

  而他们的身后,是一群在麦田大快朵颐的秃翅膀大雁。

  一边吃一边欢快的嘎嘎叫。

  早就没了刚被抓的时候那么怕人。

  这些大雁呢,要说多凶狠,也并没有凶狠。

  要说多难驯,也并没有多难驯。

  以前老听人说吧。

  这大雁是成对的。

  一只死了,另一个也不独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