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七百三十章 终于来了(2/3)

时候比公安大队长还能问出来事儿呢。

  有时候李伟国就算找到藤河乡的派出所,人家去帮忙打听,也不一定能问出什么实话。

  所以陈凌做了两手准备。

  不过李伟国对陈凌向来很不错,他出城前,还拉着他提醒了一番,说最近王八城那边下矿的工人陆续回家了,路上小心点,很多村子知道那些工人揣着钱,劫道的多。

  每年冬三月都是这样的,回乡的工人很多。

  在王八城赚了钱,冬三月里他们这边的气候比较适合建房,就回去自己准备建房。

  比如河流水位浅了,有的地方露沙了,就可以免费拉两车沙子。

  或者挑一根合适的大梁什么的。

  相比起辛苦的下矿,这也算是歇息了。

  陈凌他们县下面的村子,去王八城下矿的人是很少的。

  能去外面打工就去外边打工,能去黄泥镇场子里上班就去上班,哪怕白天黑夜颠倒的,也比下矿好。

  王八城那边的矿场不是一般危险。

  那边的地质本来就不太行。

  之前小鬼子在那边找矿,找到了也没敢轻易开采。

  当然后边小鬼子也没机会了。

  就留了下来。

  开采了这么多年,那边也越来越危险,每年死不知道多少人。

  再加上他们那边的矿用炸药太猛,崩山就是胡乱的炸,下了矿后,说塌就塌了。

  就算不塌陷,那每天下矿时间长了,身体也熬不住。

  听小绵羊说,苦柳县沿河大道那边有个开饭店的,就是下矿时间长了,肺里落了病根,每年秋冬就要闹,天天输液。

  据说当年下矿的时候也是,白天下矿,夜里去吊瓶子,一边输液一边睡觉。

  这种辛苦,一般人是熬不住的。

  钱是拿命换的。

  不到了那个地步,没人肯让家人去王八城干那个的。

  但王八城的矿上又从来不缺工人。

  每年各个时间都有人从各个县里村子里找过去。

  好的一点是,给钱痛快。

  坏的一点是,最短干七天,不能一天一结。

  主要是陈凌又想起来大表哥的事,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今天去王八城还算顺利的。

  去的路上,一路顺风顺水。

  回来的路上,也算安稳。

  虽然碰上了那些下矿工人搭乘的客车,也碰上了劫道的。

  不过那些劫道的人看到是他,很多远远就退开了。

  他上次带老虎在那个镇上露了脸,有人认得他,就没拦。

  当然,也都一副不认识他的样子,任他过去。

  连带着那些客车上的工人也沾了他的光。

  陈凌见此也没有多管闲事。

  反正世上的事哪里说得清呢。

  到了村里,把建材卸车,洞天堆放的存货也全丢出来,不然一拖拉机根本不够。

  他早上出门比较早,开的又快。

  现在卸完还没到中午呢,就又马不停蹄去拉竹竿,顺道去找老巴说让他打听人的事。

  现在这个年代就别想着刚打听,当天就有消息,都是得等着,最少也要三五天才有准信。

  大妮儿是自己人,这一辈子的事,确实是不能只能听媒婆说的。

  等拉完竹竿回来,时间也不晚。

  回家吃好中午饭,陈凌就去大队一趟,打开喇叭开始喊人。

  建材齐全了,那再往后拖就没意思了,直接说干就干,下午开工建大棚。

  一听说陈凌终于要开工建大棚了。

  村里的小年轻很激动,入冬了没怎么干活,去山里也不敢往深处走。

  整天抓兔子也挺没意思,还是凑一块干点活,热闹热闹,还能吃吃喝喝,多好的事。

  主要是能连续几天吃吃喝喝。

  那干活也有劲啊。

  于是几乎是陈凌刚喊完,就有一帮子人呼朋引伴起来,而后乌泱乌泱的聚在一起,跟游行开大会似的往村东麦田去了。

  陈凌这时候刚回到村里这个家,真真和睿睿正在这边喂二秃子。

  既然要把两只老鹰让余启安先帮忙养着,那就把二秃子也弄过来得了,有二秃子作伴,它们就不闹腾撞笼子了。

  不然这竹笼子,是捆不住老鹰的。

  竹笼子连某些大鹦鹉都困不住,别说鹰喙更加厉害的老鹰了。

  但二秃子守着,它们就会很乖,老老实实地待在竹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