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994章 活曹操(2/3)

落回了肚内。

  “佑大清哇!”母后皇太后念了句佛号后,心想,大事终于底定矣,柱儿不愧是老佟家的万里驹也。

  “太好了,太好了呀……”皇帝也顾不得召对的礼仪了,连声好。

  然而,短暂的高兴过后,皇帝却垮下脸,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老十四完了,确实可喜可贺。然而,玉柱越发的势大难制了,该如何是好呢?

  若是老十四赢了,皇帝必然速死,而且,肯定死得不明不白。

  老十四真聪明的话,绝对不可能背上弑君的恶名。他只需要学着朱棣的做法,伪称皇帝逃出了宫,不知所踪即可。

  就算是,全下的臣工都知道,皇帝死于老十四之手,也不可能有确凿的证据嘛。

  唉,玉柱赢了之后,皇帝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啊。

  多尔衮摔死之前,被顺治爷加封的头衔,已经到燎峰造极的“皇父摄政王”了。

  从五岁半开始,皇帝就进入上书房里,日夜苦读了。

  在康麻子的特殊安排下,皇子们读的书,和腐儒们读的书,迥然不同也。

  皇帝心里门儿清,乱臣贼子的标准流程。

  奉子以令不臣!

  霸府架空朝廷,总揽军国大权!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诏书不名,剑履上殿,开府仪同三司!

  魏王加九锡!

  丕贼篡汉!

  一路想下去,皇帝不禁冷汗勐淌,欲哭无泪!

  哪里还有半分的喜悦之色?

  不过,汉宣帝忍辱负重,最终诛灭霍氏的光辉事迹,同样激励着皇帝,活下去,熬下去,忍下去,就有出头之日!

  多尔衮不就是自己做孽,从马上摔下来,跌死的么?

  “皇太后额涅,臣儿抖胆妄言,议政王劳苦功高,应晋和硕亲王,世袭罔替,升授辅政王。”皇帝克制住想哭的感觉,把仇恨深深的埋藏于心底里,不仅不骂玉柱,反而主动替玉柱请封。

  反正吧,皇帝想得很通透,即使他不这么做,也必然会有马屁精上书的。

  多尔衮当上皇叔父摄政王,就是某一群无耻的马屁精,集体上书的结果。

  与其落于人后,不如主动出手,反而更容易迷惑住玉柱呢。

  大行皇帝没有驾崩之前,慈康皇太后虽然一直无宠,但是,她在宫里掌权了几十年,有啥看不明白的?

  皇帝没有亲政,他的话,可以当作戏言,也可以拿出来借机发力。

  “皇帝,你既有此心,那就当着议政王大臣们的面,出你自己的心里话吧?”慈康皇太后的顺水推舟,瞬间就让皇帝搬起石头砸了他自己的脚。

  看看,瞧着吧,皇帝都亲口这么了,你们还有何话可?

  玩权谋,并不是掌握炼把子就行了,还需要有那个智慧啊!

  董太师捏着一把王炸的牌,最后玩成了自爆,就是因为他蠢嘛!

  玉柱的心思,慈康皇太后早就看明白了。

  垂帘母后,看似异常尊贵,实际上,不过是撑个门面罢了,也出不得宫门半步。

  一直待在宫里,和长期坐大牢,有啥区别?

  再了,慈康皇太后能够坐上垂帘母后的宝座,全靠了玉柱提兵撑腰呢。

  将来啊,等时机成熟了,随便报个假死,就可以出宫随意熘达了呀!

  以慈康皇太后和玉柱之间,多年的真感情,就凭她是新朝开国太祖之嫡亲姑母的名头,谁敢对她不敬?

  哼,要多风光,有多风光呢!

  缺银子花,可能么?

  爱新觉罗家的江山?

  嗨,得了吧,被老皇帝冷落了几十年的糟心日子,还没过够啊?

  皇帝当着议政处的八旗王公们,刚刚把想法了,好家伙,殿内立时炸开了锅!

  “玉柱本是外戚,怎么可以晋为和硕亲王呢?”

  “是啊,康王的没错,不入流的外室子尔,封亲王也就罢了,居然还是世袭罔替,这也太出格了吧?”

  “顺治爷曾有旨意,异姓不得封王!”

  有人暗暗摇头不已,唉,这位贝勒爷,显然是读书太少了呀。

  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这三位异姓藩王,就是顺治爷下旨册封的呢。

  异姓不封王,其实是大行皇帝亲口的话呀。

  不过,大行皇帝还活着时候,玉柱就封了固山贝子。

  固山贝子就算是再不入流,也是宗室王爵的最末一等嘛!

  “玉柱就是活曹操,你们都怕他,爷就不怕他。有种,就让他只管放马过来吧,爷等着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