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零七十章 贾珩:金将军,这是要教本帅治军?(2/5)

望卫国公不弃。”

  贾珩看向石光珠,道:“搀扶起来吧。”

  随着锦衣府卫将石光珠搀扶而起,这次贾珩刚到西宁府城的立威之举才算稍稍告一段落。

  金铉见事情料定,心思复杂,陪着笑邀道:“卫国公,弟兄们也都饿了,先用饭菜吧。”

  贾珩道:“金将军请。”

  而后,京营诸军将与西宁府的将校开始吃饭、喝酒。

  只是西宁府的将校经过先前行军法一事,多数也没有什么心情。

  待送贾珩以及京营诸将回中军大营休整,金铉才在女婿方晋的陪同下,返回西宁郡王府。

  方晋忧心忡忡,说道:“岳丈大人,这位卫国公真是杀伐果断,这人头说砍就砍,这是给谁看呢。”

  金铉负手在回廊上徐徐行着,叹道:“京营诸军兵败,现在只砍了一颗人头已是颇为克制了。”

  现在没有来得及处置兵将,那是因为严烨、柳芳等人此刻尚在敌虏之手,等到将来还有一次处置。

  “岳丈大人真的要将西宁铁骑交予卫国公,一旦朝廷大军再败一场,后果不堪设想。”方晋又担忧道。

  金铉顿住步伐,看向庭院中的假山,低声道:“我们还有的选择吗?”

  近十万精锐骑军来到西宁,这位卫国公又是如此杀伐果断的性子,方才那句莫说只是三品将军,就是伯爵、侯爵都能斩杀,这不是在隐隐点他?

  除非他承爵西宁郡王,但朝廷的袭爵圣旨却杳无音信。

  方晋低声道:“岳丈大人,要不……”

  金铉皱了皱眉,沉声道:“不得乱来!朝廷近十万大军在此,岂容放肆!”

  沉吟片刻,叮嘱道:“三万骑军派出以后,西宁府城不会有闪失,如果有了功劳,朝廷那边儿也好说话。”

  方晋点了点头,只是目中闪过一抹幽沉之芒。

  贾珩这边儿则是在谢再义以及蔡权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原先在南安郡王严烨败军之中逃归的京营将校。

  同时接见了不少从海晏、湟源逃归而来的将校。

  为首的是耀武营的都督佥事路景,哭诉道:“卫国公,弟兄们惨啊,被蒙古鞑子追赶着,东躲西藏绕了好长的路才逃过来。”

  “那个严烨,将我们弟兄害惨了。”一个将校面上怒气涌动,骂道:“害死我们多少弟兄?”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其他将校也愤愤骂道。

  贾珩剑眉下的冷峻目光掠向在场将校,沉声道:“弟兄们,这次过来,就是为诸位惨死的弟兄报仇的,愿意跟着干的,这次也随着大军,杀光和硕特蒙古的崽子!”

  “好!”

  “卫国公是能征善战的,我们跟着都能打胜仗!”

  众军将一时间兴高采烈,似乎找回了一些士气。

  贾珩看着军心士气渐渐恢复的士卒,心头暗暗点头。

  其实,相比京营的精锐,这些人死里逃生回来反而更好,通过正反两面的对比,证明南安郡王以及开国武勋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不值一哂。

  及至傍晚时分,黄昏的彤彤晚霞照耀在西宁府城,鳞次栉比的房舍与星罗棋布的营盘都染上了一层金红。

  贾珩返回中军大帐,察哈尔蒙古可汗额哲在蒙将巴特尔的陪同下,来到帐篷议事。

  “卫国公,已经派人沿着舆图之路探察去了。”额哲说道。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舆论之上颇多线路,有的时过境迁,也不一定能走,斥候走一遍,却是最为合适不过。”

  额哲诧异问道:“不过我看一些道路似乎有些年头,不知这舆图从何而来?”

  贾珩道:“我在出行之前,着锦衣府卫从兵部职方司寻来了周王当年领兵征西的舆图路线。”

  “周王。”额哲喃喃说着,虎目中现出一抹回忆,恍然说道:“怪不得。”

  贾珩道:“额哲可汗,我大军仍是要夺回湟源,唯有此城在我手上,才能以此为基点,奔袭蒙古诸部。”

  额哲面色微变,连忙提醒道:“城中内应,地道众多,需得小心从事。”

  “我已经着锦衣府甄别,待锄奸而毕,才会堆放军需辎重。”贾珩道。

  额哲道:“如是这般,倒无不妥了。”

  待议定了出兵之事,额哲屏退了周围军将,说道:“卫国公,有一件事儿不知怎么该怎么询问卫国公。”

  贾珩笑了笑,说道:“额哲可汗,你我并非外人,但说无妨。”

  额哲瞧了一眼蟒服少年的脸色,斟酌着言辞,说道:“前日在碾伯县之时,小女与卫国公出行以后,这几日时常茶饭不思,吃吃发笑,未知是何缘故?”

  他领着姑娘是出来见见世面,怎么看这架势,让这人给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