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二百章 贾珩:真是宛如有毒一般……(3/4)

  尤其是娇嗔薄怒的那种反差感,有时候他怀疑是不是甜妞故意的,抑或是媚态天成。

  不怪潇潇时常会说丽人就是艳后。

  真是宛如有毒一般,这才离开没有多久,就已让人念念不忘。

  李守中整容敛色,朗声道:“卫国公放心,处置新政事务,安徽定然迎头追赶,想安徽为南方诸省试点之省域,如今却与诸省并发推行新政,我等也很是羞愧。”

  此事,他颜面之上也颇觉无光。

  “李大人不必自责,安徽刚刚分省置衙,诸般事务多有不顺,也是情有可原之事。”贾珩面色微顿,朗声道:“我让董将军留在这里,如有什么事儿,李大人可向董将军叙说情况。”

  这会儿,董迁连忙在一旁起得身来,面色一肃,拱手说道:“凡新政有不顺之处,还望李大人只管吩咐。”

  李守中闻言,心绪虽有激动,但面上神色尽量保持着平静,稍稍颔首了下,说道:“好,好。”

  这就是为安徽一省推行新政准备的坚实后盾。

  而以安徽布政使虞志邦为首的安徽官员,见得这一幕,心头不由微微一动。

  这就是留下军将帮助李守中应对乱局。

  贾珩目光掠过在场一众安徽官吏,最终投向李守中,说道:“既是如此,那本官也就不在这里多留了。”

  原来就是临时过来灭火的,现在熊熊火势已经被有效遏制,他不可能在此一直待着。

  其实,到了他今时今日之地位,更多还是视察某地,然后紧急处理突发事务,如以往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都亲力亲为,其实已经很少了。

  当然,主要也是安徽的事务比较好处置,卫所屯田,强势弹压即是,并没有酿成太大乱子。

  这不过是江南士绅的又一次试探。

  李守中点了点头,然后一路相送贾珩出了府衙,在锦衣缇骑的簇拥下,翻身上马,锦衣缇骑浩浩荡荡地出了安庆府。

  而随着贾珩离开安庆府,安徽省的地方官员也都纷纷长松了一口气。

  终于送走了这位瘟神。

  不过,待看到一旁身着武官袍服,面容冷峻的董迁,目光闪烁之间,心头又有些凝重。

  卫国公虽然离开,但还是留下了一把刀给李守中,帮助其扫清新政阻碍。

  这时,李守中看向周围的一众官员,沉声道:“诸位,这一个月,省内诸府县清丈田亩,登记造册,不得再有敷衍,新政乃圣上和庙堂衮衮诸公瞩目,如本省能领先诸省,不仅是本官面上有光,诸位在履历之上也是光耀一笔。”

  李守中虽然威逼不怎么会,但“画大饼”的利诱之道,在当学官时,就已经熟稔于心。

  “是,大人。”

  在场安徽一众官员打起精神,齐声应道。

  ……

  ……

  金陵,宫苑,偏殿阁楼――

  二层阁楼之上似有琴瑟音乐响起,琴声依依,在霞光旖旎烂漫的傍晚时分,似飘扬至宫阙重重的殿宇之外,时而有早归的燕子,在廊檐之间啄起春泥,黄莺在冒着新芽的树木之间唧唧咋咋。

  莺啼燕语,不知不觉,春天到了。

  宋皇后一袭百合色素雅衣裙,云襦广袖,雍容典雅,而丽人身形丰腴玲珑,精美云髻之下,那张雍美、丰润的玉容恍若牛奶洗过一般,肌肤白嫩,玉璧无暇,而纤纤素手轻轻抚着琴瑟,恍若葱管。

  有道是要想俏,一身孝。

  这位雍容华艳的丽人,因是正居父丧,就换了一身颜色素雅的宫裳,周身就有一股凄然哀婉的人妻气韵笼罩。

  而窗外道道金红霞光披落在螓首和肩头,在白腻、莹润的耳垂上稀疏而下,那颗银色耳钉熠熠闪光。

  那张容颜娇媚如春花的雪肤玉颜上,不由萦起一丝若有若无的惆怅。

  那小狐狸真就半个多月毫无音讯。

  离家这么久,也不给咸宁书信一封,真是够…薄情的。

  丽人这般想着,转眸看向一旁高几上的铜镜,雪肤玉颊两侧不由浮起团团红晕,明艳一如胭脂。

  显然那一天自家喜极而泣,梨花带雨的一幕,在丽人心湖中再次浮现。

  哭了不说,还让那个小狐狸瞧见了。

  她可真是臊死了……

  不过那脸颊处似仍残留的温柔以及那道融化人心神的目光,却让丽人芳心微颤。

  其实,对这样一位年至三旬,枯木死灰的丽人而言,根本就抵挡不住那等青春活泼的气息接近,因为就恍若一团炙热火焰,能够融化丽人。

  倒也不怪宋恬,这种基本属于…你跺你也麻。

  就在这时,念云缓步进入二楼,柔声说道:“娘娘,晚膳准备好了。”

  丽人正自心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