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崇平帝:也是老了……(求月票!)(2/4)

船队,也终于在四月上旬抵达了神京城。

  正值仲春时节,杨柳依依,满目苍翠,一行行大雁在碧空如洗的天穹迅速飞过,向蜿蜒起伏、苍茫森森的秦岭山脉而去。

  神京城,城门外旌旗蔽日,旗幡招展,在春意融融的天气之中随风而动,猎猎作响。

  一座淡黄颜色、大有丈许的伞盖下,那中年帝王在一众官员簇拥中,巍然而立,两道瘦松眉之下,那双沉静、明亮的目光,眺望着那尘土飞扬,荒草萋萋的官道。

  因为贾珩并非是简单的办事钦差,此去南方还拿下了台湾,算是立了军功,虽说因此赐婚了乐安郡主陈潇给贾珩,但作为新政的主导者,又是在整个崇平十六年戎马倥偬,自然值得崇平帝出城相迎。

  而此刻,内阁首辅韩癀、内阁阁臣齐昆、以及左都御史许庐等大汉的文武官员,衣青带紫,静静恭候。

  此外,还有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加太子少师的兵部侍郎施杰。

  韩癀脸色阴郁不定,目中冷芒闪烁,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一旁的左都御史许庐也微微皱了皱眉。

  贾子钰南归,既非班师,倒也用不着如此隆重相迎吧。

  不大一会儿,在官道的尽头儿,一骑快马疾驰而来,行至近前,翻身下马,温声道:“陛下,卫国公回来了。”

  崇平帝沉毅面容之上流露出一丝喜色,朗声道:“诸卿,随朕下城楼迎迎。”

  说话间,一众朝堂重臣下了城门楼,来到城门口相迎。

  伴随着鼓号繁而不乱地响起,大汉君臣眺望、相迎着从南方返回的贾珩一行。

  贾珩此刻在锦衣府缇骑的护卫下,渐渐来到近前。

  至于宋皇后以及咸宁、婵月并贾家女眷则是乘马车在军卫扈从下,缓缓过来。

  贾珩从马上翻身下来,看向那中年帝王,快行几步,拱手道:“微臣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实见到苦主,这会儿仍有些内疚神明。

  身后的锦衣缇骑以及随行的江南大营兵将也纷纷下马,朝着崇平帝见礼。

  崇平帝伸手虚扶了下,目中也现出激动之色,说道:“子钰起来吧。”

  “谢圣上。”贾珩当先起来,身后的众大营兵将纷纷起身见礼。

  崇平帝瘦眉之下,目光掠向众兵将以及锦衣缇骑,然后看向贾珩,说道:“子钰这次南下收复台湾,击退海寇,为我大汉海贸扫清障碍,堪称奔波共苦,居功至伟。”

  贾珩拱手道:“不敢当圣上夸赞,为了大汉社稷,微臣不敢言苦道功。”

  再苦再累,在甜妞儿的霜华满天与温香软玉中,一身疲惫也荡然无存。

  不远处的大汉群臣听着那君臣或者说翁婿对答,面上神色各异。

  崇平帝声音温和几许,说道:“子钰,咸宁和婵月她们都回来了吧。”

  其实本来还是要问宋皇后的,但身为天子显然不能动辄记挂着老婆。

  “就在后面的马车上,娘娘这次也随着一同到了京城。”贾珩容色微顿,温声说道。

  崇平帝微微点了点头,道:“先进宫吧,等到了宫中,朕再与子钰细言,这段时间,朝堂发生了不少政事。”

  众人说着,浩浩荡荡地向宫中行去。

  而此刻神京城大街之上,街道两侧的百姓都看向那少年,面上现出振奋之色,议论不停。

  “那位就是卫国公,从北边儿打仗打到南边儿,连战连捷,战无不胜。”其中一个老者低声说道。

  头戴蓝色士子方巾的中年书生,开口说道:“从当初的侯爵,一路封到公爵,战功赫赫。”

  “听说这位卫国公又得了一位宗室贵女。”这时,另外膀大腰圆的大汉,脸上不由现出艳羡之色,轻声说道。

  “是啊,一个公主,两个郡主,这位卫国公真是好艳福。”人群中有人说道。

  贾珩此刻手挽御辇的缰绳,载着崇平帝向着熙和宫而去,马车辚辚转动,在沿路兵丁的护卫下,一路向着宫苑疾驰而去。

  不大一会儿,御辇自安顺门进入宫中。

  贾珩停了马车,搀扶着崇平帝下来,低声道:“圣上操劳国事,最近身子骨儿清减了许多。”

  怪不得甜妞儿…一副饿坏了的样子。

  崇平帝摆了摆手,说道:“也是老了。”

  最近时常感到腰酸乏力,呼吸气短,想来是那次吐血晕厥之事引起的。

  贾珩心头有些古怪,温声道:“圣上这些年为大汉辛苦操劳,如今国势蒸蒸日上,四海升平,万民齐齐称颂圣上中兴伟业,圣上也当善加保养才是。”

  崇平帝道:“天下无一日清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