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李纨:珩兄弟怎么能这般对她?(求月票!)(3/4)

意韵。

  “子钰你,你啊……”李纨秀眉之下,心神渐渐迷离不已,美眸怔怔失神,胡乱应着。

  但感受到那尚留在身体之内的少年气息,竟有江河再起,卷土重来之势,李纨连忙睁开眼眸,灯火映照下,秀雅脸颊酡红如醺,颤声道:“子钰…好了吧?”

  然而,那令自己面红耳赤的声音在耳畔带着一股韵律地响起,几乎让丽人心神又是一颤。

  而窗外忽而“咔嚓”一声,天地皆白,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酝酿许久的风雨刚刚停下,竟再次哗啦啦落下,拍打在庭院中的嶙峋山石,亭台楼阁上,似乎也将空气中的燥热也一并带走。

  也不知多久,夜幕低垂,天色漆黑如墨,唯有暴雨不停降下,拍打庭院中的红杏树,树枝在风影中摇曳不停。

  素云和碧月红着一张青涩、明丽的脸蛋儿,朱红碧甍的廊檐上,换上一盏盏灯笼,灯火摇曳,晕洒下一片片橘黄光影。

  贾珩看向脸颊玫红气晕团团的李纨,低声说道:“纨嫂子,该吃晚饭吧。”

  此刻,李纨那张清莹如玉的脸颊酡红如醺,乖巧地“嗯”应了一声,声音甜腻而酥软。

  贾珩而后也没有多言,离了厢房,返回栖迟院。

  ……

  ……

  神京,灞桥城门

  时光匆匆,如水而逝,随着时间无声无息而去,也逐渐到了征讨山东的京营大军返归之时,陈潇率领京营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京城。

  而此刻,崇平帝也与群臣在城头上等候着,眺望着平坦、笔直官道的尽头。

  这本身也是一种收拢军心之举。

  陈潇以及京营的将校,率领数万大军,铁骑浩浩荡荡地沿着官道向着巍峨的京城而去。

  旗帜如林,遮天蔽日,宛如一团赤焰席卷而来,一匹匹战马上的骑士盔明甲亮,神采奕奕。

  手里挽着一根马缰,腰间悬配的一把把雁翎刀似乎隐隐带着冰冷煞气,这是一支休整过的胜利之师。

  贾珩拿起手里的单筒望远镜,看向那一面绣着“汉”字旗帜的马匹上的骑将,黑色山字官帽之下,丽人英姿飒爽,风采绝伦,顾盼生姿。

  潇潇的明艳绝伦风姿,的确是非常人可比。

  此刻,巍峨高耸的城门楼上,崇平帝就立身在一架撑开的淡黄色伞盖之下,目光远眺那浩浩荡荡的骑军队伍,心头难免涌起一股万丈豪情。

  有如此强军,大汉何愁不能中兴?

  随着鼓声“咚咚”而响,大军在城门一箭之地开外立定,大批骑军“刷刷”地下得马来,朝着城门楼上的明黄色伞盖行礼,高声说道:“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整齐划一,浑厚有力,带着一股穿透寰宇的清亮剔透。

  崇平帝听着四方响起的山呼万岁的声音,那张威严、肃然的面容上,现出一股欣然自得之意。

  “诸位将士,平身。”崇平帝朗声说道。

  随着一旁的大汉将军,开始高声喊着,顿时下方众将校纷纷起身。

  整个下马过程,秩序井然,干脆利落,给人一种坚若磐石的感觉。

  魏王陈然同样面颊潮红地看着下方鹰扬武烈的骑军,不由为之一阵眼热,如果他能掌握这支骑军,或者能够得彼等效力,该是何等滋味?

  楚王在不远处伫立眺望,脸上同样有欣然之色流溢而出。

  唯有内阁首辅李瓒,眉头紧皱,目中不由现出一抹担忧。

  京营中,唯果勇营勇武之力当为翘楚,十二团营不少都是果勇营出身的将校,长此以往,卫国公对京营渗透至深,恐有陈桥之事。

  不过,陛下对卫国公已心生愧疚,再行分化、拉拢之道,极容易引起君臣翁婿相疑。

  而且,辽东女真方面,也多有依仗卫国公之力。

  贾珩此刻倒是没有这般多,而两道锐利剑眉之下,那双清眸则更多是落在陈潇的脸上,一段时间不见潇潇,还真有些想念她。

  倒也不是床帏之间的乐趣,而是就这么一个人,想听她说说话。

  媳妇儿再漂亮,也有腻的一天,更多还是与其相处中的独特体验,那是旁人都代替不了的体验。

  不大一会儿,崇平帝率领着一众臣僚下了城门楼,看向那骑在马上的乐安郡主,近距离观之,倒也为其英气所慑。

  崇平帝瘦松眉皱了皱,心头暗道,真是大有乃父之风,巾帼不让须眉。

  只是当初偏偏许了子钰,否则,反而能够制衡子钰。

  陈潇翻身下了马匹,和蔡权等一众将校,来到近前,瞥了一眼那目中似是现出思念之意的蟒服少年,抱拳道:“乐安见过圣上。”

  “乐安请起。”崇平帝瘦削而苍白的面容上,挂着淡淡和煦笑意,目光如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