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楚王:子钰,救我!子钰救我!(3/4)

中实是痛之,侍奉汤药近前,陛下如今受了楚王蛊惑,立其为嗣,诸位以楚王之德才,可堪社稷之重?”

  在场一众殿中群臣,面色变幻不定。

  宋皇后点了点螓首,说道:“诸位,陛下正在病榻当中,心情郁郁,难免有些昏了头,诸卿乃是正臣、良臣,当以大汉社稷为重,对陛下匡正规劝,如何任由陛下一错再错?”

  宋皇后毕竟是皇后之尊,在外朝向来有贤后之称,此刻虽然也有干涉内政之嫌,但殿中群臣一时间却无法反驳。

  还是那句话,宋皇后因为其悲惨的遭遇,俨然已然成为一个苦情人物。

  宋皇后点了点头,说道:“然儿,内阁方才拟旨了吗?”

  魏王面色迟疑了下,目光深深,朗声道:“内阁中书已经代为拟旨,但内阁几位阁老却并不副署其名。”

  梁王道:“母后,已吩咐小吏捉刀代笔,诸位阁老并无反对意见。”

  宋皇后修丽双眉蹙了蹙,清眸目光转眸看向内阁首辅李瓒,说道:“李阁老为何不副署其名?”

  “此乃矫诏,我等实难副署其名。”李瓒面色凛肃,目光坚定无疑,开口说道。

  宋皇后玉容清冷如霜,说道:“以本宫之懿旨,废黜楚王,改立魏王,内阁即行拟制诏书。”

  李瓒说道:“娘娘,后宫不得干政,况且皇后娘娘也要听从圣上之旨。”

  如果是冯太后的旨意,或许还有用,因为冯太后作为先皇的遗孀,其威权悉出于先皇隆治帝,甚至能部分干扰崇平帝的意志。

  宋皇后蹙了蹙修丽双眉,美眸莹润微微,道:“圣上如今正处病榻之中,意志多有混乱,旨意多有乱命,尔等内阁以往对圣命就常有封驳之举,如此乱命,如何还能奉诏?”

  “诏书旨意已经颁布中外,天下省府州县,皆应其事,岂能朝令夕改,引得天下之人耻笑?”李瓒瘦松眉之下,苍老眼眸目光深深,低声道。

  宋皇后点了点头,道:“楚王失德被废,如何算是朝令夕改?”

  说着,看向一旁的高仲平,问道:“高阁老,你来说说此事。”

  高仲平面色微顿,道:“娘娘,此事诏书已经传之于中外,娘娘……此举实在有害大汉社稷,微臣恳请娘娘三思。”

  宋皇后白净面容现出一抹愠怒,娇叱说道:“陛下弃嫡立庶,难道不大害社稷?如今闹得刀兵之气四起,引动朝野上下人心不安,岂非大害社稷?内阁拟旨,废黜楚王之东宫之位,不得有误!”

  说到最后,丽人疾言厉色,柳眉倒竖。

  内阁首辅李瓒,面色一肃,拱了拱手,说道:“微臣,实难遵命。”

  高仲平这会儿,已经示意对李瓒之言难以遵命。

  宋皇后眉头紧皱,晶莹如雪的玉容清冷如霜,秀丽黛眉下,熠熠而闪的妙目当中现出一抹恼怒。

  这是欺负她一介女流之辈。

  而另一边儿,贾珩则是换了一身素白蟒服,翻身骑上马,出了宁荣街,此刻街道上虽有五城兵马司兵丁巡检、戒严,但见蟒服少年仗其勇力,策马狂奔,虽呼喝相阻,但一时未拦得住。

  贾珩一路骑马向着京城边墙而行,一下子上了城墙。

  此刻,城墙上的将校,乃是京营练武营的将校,正在与几个将校躲在墩子里喝酒烤火。

  这会儿,却听说贾珩来此,心神一惊,连忙领着一众将校,抱拳道:“末将练武营游记击将军彭麟,见过节帅。”

  贾珩点了点头,目光打量着眼前面容粗犷的虬髯大汉,问道:“彭游击,方才可曾听到城中的动静?”

  彭麟诧异了下,说道:“方才倒是听到喊杀声,不知城中生了何事。”

  贾珩面色淡淡,点了点头,说道:“京中生乱。”

  彭麟道:“京中街面治安防务由五城兵马司操持,我等外将,无圣旨不得擅入京城半步。”

  贾珩道:“魏王以五城兵马司检丁封锁神京城,率府卫攻打宫城,惊扰圣驾,许游击,本王受圣命,调兵遣将入宫平乱?”

  这也是一次试探,在他没有圣旨,不出示天子剑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凭借一张嘴调兵遣将。

  彭麟闻听此言,并无迟疑之意,拱手说道:“节帅稍候,末将这就让人召集将校兵丁。”

  说着,吩咐着身边儿的一众小校,前去调拨兵丁。

  贾珩点了点头,问道:“城头上还有多少兵马?”

  彭麟高声道:“五千兵马。”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魏王府卫兵多势众,通知其他几门守将,再调拨五千兵马随本王进宫勤王。”

  一万兵马差不多也够用了。

  太多的话,事后内阁和楚王只怕也会犯嘀咕,只凭他一句话,京营皆听命行事,实在细思恐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