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贾珩:不能总是流连于温柔之乡……(2/4)

口道。

  蔡权凝眸看向宋源,眸光深深,朗声说道:“宋主簿所言甚是,我朝在前期,兵马还是以守势为主。”

  曹变蛟接过话头儿,说道:“但想要犁庭扫穴,兵马主动出击,却是少不了的。”

  谢再义道:“西域故地应该有水,但寻觅颇为不易。”

  宋源想了想,温声道:“沙漠上的人,更多还是以骆驼运输水源。”

  曹变蛟道:“那让西宁方面,行文青海蒙古诸部,筹备一批骆驼,用来运水。”

  宋源道:“此事……”

  就在几人议着军情之时,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军护卫,快步进入军帐,抱拳道:“国公爷,宋主簿,卫王殿下来了。”

  中军营房当中的众人,面上神色各异,然后,循声而望。

  谢再义点了点头,温声道:“随本将一同前去迎迎。”

  说话之间,在场众人纷纷从椅子上起身,来到营房之外,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

  曹变蛟也不多说其他,起得身来,朝着外间而去。

  谢再义容色微顿,斜飞入鬓的剑眉下,目光闪烁了下,柔声说道:“见过卫王。”

  贾珩此刻一袭黑红缎面的蟒服,面容威严、沉静,朗声道:“无需多礼。”

  说话之间,在宋源和谢再义的相迎下,进入中军营房,来到一张放满了令箭箭筒的帅案之后落座下来。

  贾珩剑眉挑了挑,凝眸看向宋源,低声说道:“先前锦衣府递送的消息,你们都收到了?”

  宋源道:“自打收到王爷递送消息之后,这几天京营都在积极准备军械、粮秣,随时可以出征。”

  贾珩剑眉之下,那双沉静如水的眸光逡巡过一众将校,朗声道:“准噶尔与和硕特两部兵马虽远隔千里,但两地遥相呼应,互为倚靠,朝廷两面作战,京营方面要操演兵卒,以备上得高原。”

  唐代之时,唐军出征吐蕃,就收获了一场大非川惨败,领兵之将乃是薛仁贵。

  宋源点了点头,温声道:“王爷所言甚是。”

  而谢再义同样点了点头。

  贾珩道:“这段时间,京城城门守卫也要加紧巡查,如先前赵王余孽带着魏王、梁王逃出神京城这样的事情,不可再发生。”

  宋源面色微顿,保证说道:“王爷放心,我京营卫士在城门楼轮戍,定然不让歹人宵小作乱。”

  贾珩朗声道:“京中最近纷纷扰扰不休。”

  想了想,目光闪烁了下,凝眸看向一众亲信将校,温声说道:“锦衣府的情报,巴蜀来日可能会有异动,我大军要做好用兵的准备。”

  宋源面色诧异了下,低声道:“四川?”

  谢再义那张刚毅、沉静的面容上也似是现出诧异之色,问道:“四川?高家先前所待的四川?”

  显然,身为军机大臣,对如今的朝局势力,自是颇为明晰,知道四川属于高家的势力范围。

  贾珩面色肃然,解释说道:“前些时日,魏王和梁王逃出了神京,大抵就是去了巴蜀,而高家人暗中护送,而白莲妖人的残余势力同样在四川,一旦起事,蜀中定然大乱。”

  此言一出,谢再义面色微变,沉声道:“高家和白莲教?”

  贾珩面色微顿,目光咄咄,冷声说道:“据锦衣密谍所报,高家三子可能受了白莲妖人的蛊惑,想要以魏王和梁王为旗帜,在地方上造反作乱。”

  宋源道:“王爷,此事…高阁老知道吗?”

  贾珩剑眉挑了挑,目光炯炯有神,温声道:“此事,高阁老知情不知情,尚在两可之间,不过,先不管此事,本王已有布置。”

  宋源点了点头,温声说道:“如是这般一说,兵备之事,还当小心才是。”

  范仪开口道:“须防京中有人为蜀中通风报信。”

  贾珩道:“锦衣府方面的探事,已经密切监视京中和蜀中往来,以备不虞。”

  而后,贾珩又吩咐一旁的谢再义,拣选京营部卒演训,以备来日。

  ……

  ……

  四川,成都府

  锦官城城池巍峨,人烟阜盛,街道两旁的房舍,人流如织,川流不息。

  总督衙门宅邸坐落在厅堂之中,门楣两侧皆悬挂着两道木牌子,金漆描字,在夏日日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映照人眸。

  就在这时,一条白色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发出“哒哒”之声,而后,数十骑快马而来,来去如风,街道两侧的行人连忙避让。

  此刻,总督衙门,官厅后堂――

  书房当中,四川总督曾书鸿以及按察使寇善超,都指挥使高铖,几个人落座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