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高镛:他们高家……起义兵,讨贾逆,可谓满门忠烈!(2/4)

诸将闻言,都纷纷称是。

  谢再义默然片刻,看向其中一位将校,沉声说道:“赵都督,由你坐镇剑门关,本帅领主力前往成都府,剿平高家叛军。”

  那鼓勇营的赵姓都督闻言,面色一肃,抱拳称是。

  谢再义说完,就开始召集京营军将,准备向着成都府城接应而去。

  ……

  ……

  成都府,府衙――

  贾芸此刻落座在一张漆木案之后,翻阅着一本蓝皮簿册,观阅着成都府内的兵备情形。

  随着时间流逝,成都府城的局势也渐渐平稳下来,或者说,朝廷的威权重新建立。

  而贾芸在前不久,整合了原本的蜀地将校,与所率的五千京营兵马混编一起,大约有近两万人,守卫成都府城。

  而这个兵力数目,和此刻率军回师攻打成都的高镛手下的兵力,几乎大差不差。

  但因为守城之方更具有优势,高镛想要重新夺回成都府城,也不是一桩容易之事。

  “将军,飞鸽传书。”这时,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府卫,按着绣春刀,从外间进入厅堂之中,抬眸看向贾芸。

  贾芸面色一肃,目光灼灼,沉声道:“念。”

  就在这时,那锦衣府卫开口说道:“贾将军,辽国公已经攻下了剑门关,高家兄弟战死,魏王已经死于乱军之中。”

  贾芸讶异了下,说道:“剑门关破了?”

  那锦衣府卫校尉,道:“就在昨日攻破的城池。”

  贾芸面上现出思索之色,沉声道:“将此消息散播至成都府城。”

  以五千兵马控遏整个成都府城,虽然朝廷平定蜀乱的大胜局面已经初步奠定,但贾芸心头仍是有些担忧。

  因为这次率军控制成都府的兵马太少,仅仅有着五千,全靠这些天贾芸利用朝廷的威信,再加上攻破成都府的既成事实支撑着。

  等到高镛率领两万兵马攻城,贾芸心头更为忧虑不胜。

  而现在就不一样,剑门关已破,高家兄弟身亡,那么现在只怕城外围攻似成都府的蜀军都不会再听高家人的命令,从而反戈一击,重回朝廷怀抱。

  这就是势!

  贾芸沉吟片刻,神采飞扬道:“等会儿,向城外散布消息,让城外的蜀军兵将投降,只要投降,除高家之人外,朝廷给予严惩,余者不问!凡是奉上高三公子首级者,朝廷不吝加官进爵!”

  “是。”那锦衣府将校,拱手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去。

  贾芸起得身来,在厅堂之中来回踱着步,那气度英武的面容上喜色难掩。

  剑门关一破,蜀乱也就彻底平定,四川其他几地,几乎传檄可定。

  等回京之后,论功行赏,他当为此战首功!

  成都府城城外十里之外的营寨当中――

  帅帐之中,高镛一袭锁子甲,头上未戴头盔,看着悬挂着的舆图怔怔出神。

  他已经率领大军来到成都府府城之外三日过去,但大军围拢在成都府城之外,在这一刻,却是毫无进展。

  而随着时间过去,蜀军军将当中也有一些暗流涌动。

  这会儿,高家的亲信将校燕真凑近至前,提醒说道:“三公子,再过两天,军士们携带的干粮就用完了。”

  高镛问道:“剑门关方向的粮秣运输呢,此外还有沿路府县可曾照常提供粮秣?”

  “三公子,沿途府县推搪说,府库之中没有粮秣囤积。”燕真面色不好看,开口道。

  高镛忿然不平道:“这帮墙头草!”

  定是看他高家失势,开始想要着反正朝廷,当真是岂有此理!

  “三公子,最近营中的风向也有些不对,永威营的几个游击昨天在西山的营房,不知在私下议论着什么,看着不像是好事儿。”燕真忧心忡忡说道。

  高镛面色沉静如水,说道:“让人盯着,这两天加快攻城,拿下成都府城就好了。”

  想了想,高镛又沉声道:“传本将的将令,只要拿下成都府城,士卒每人赏银五十两,将校各有对应封赏,望诸将为我川中父老,拼死一搏!”

  这个时候就不能再心疼银子,否则,这些军将有可能反水。

  燕真点了点头,领命大步而去。

  高镛起得身来,来回踱着步子,相比贾芸的轻快,其人面上现出焦虑之色。

  如果成都府一直攻不下来,只怕剑门关也守不住,因为时间一长,军将士气低落,很可能倒戈一击,投降朝廷。

  而就在这时,军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而后,燕真快步跑进军帐,面色惶惧,说道:“三公子,大事不好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