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凤鸣三问(3/4)
翌日,正是国子监科学院在凤鸣阁做实验的日子。
凤鸣阁前黑压压围拢了一群人,熙熙攘攘,嘈嘈杂杂。
不仅是京中赶考的举子,此外还有都察院和翰林学的清流文臣,皆是聚之于东阁,举头眺望着阁楼前的高台。
但见工部侍郎、国子监司业徐光启一袭绯袍官服,头戴乌纱官帽,立身在凤鸣阁前,身前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正在放着两个铁球,一个是一斤重的铁球,另一个是十斤重的铁球。
而徐光启的弟子陈龙,立身在不远处,迎着一众举子的目光注视,叙道:“诸位,我家老师现在就要做头一个实验,看铁球究竟哪一个先会落地。”
而四周的举子和官吏都被吸引了心神,紧紧盯住徐光启和其弟子手中的铁球。
于是,在后世之中,被称为拉开科技革命序幕的凤鸣三问,在大汉乾德元年一个不起眼的二月早春正式开始。
徐光启这就当着众人的面,检视着铁球,道:“诸位请看,这是过秤之后的铁球,十斤和一斤无疑,但两者几乎同时落地。”
此言一出,在场士子舆论哗然,再次纷纷交头接耳,面上皆是现出难以置信之色。
“怎么可能?”
“绝不可能,定然是重的先落地。”
“重得落的快,此乃圣贤至理。”
而就在围观人群之西南角的八角木质阁楼上,贾珩手里举着一根望远镜,眸光深深,凝视着远处。
陈潇蹙了蹙细秀黛眉,清眸现出思索,说道:“应该是重的先落地吧?”
贾珩语气言之凿凿,说道:“不要想当然,两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如果派出摩擦力,因为最终与两者的质量无关。
徐光启凝眸看向不远处的士子,道:“还请随机抽选几人,检视铁球和一同登上阁楼,共做见证。”
徐光启道:“我科学院认为,两者必然同时落地。”
此言一出,在场的举子和官吏,皆是哗然一片。
“一派胡言,重得球比轻的球要先落地,这是显而易见的常理。”这会儿,一个青年士子面色凛然一肃,高声说道。
人群不远处,内阁首辅齐昆和内阁阁臣赵翼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现出诧异之色。
齐昆皱了皱眉,说道:“如果重的先落地,难收别出心裁,一鸣惊人之效,所以是小的先落地?”
这是一位老官僚的直觉,更多还是从权谋之道上去考虑。
赵翼笑了笑,道:“元辅,这个,老朽也说不了,且看这位徐司业如何施为吧。”
齐昆点了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向凤鸣阁,心头涌起狐疑。
难道这两个铁球被徐光启做了手脚。
而徐光启这会儿在在场举子的见证下,让人拿着两个铁球,自凤鸣阁阁楼厅堂进入,沿着楼梯向上攀登。
阁楼高有七层,高约近二十米,此刻徐光启来到顶层的窗户处,从一旁的仆人手里接过铁球,来到回廊之上,向下看去。
此刻地面上已经置备了一片沙土,由大批国子监的衙役隔开观看的人群。
徐光启自己拿着一个一斤的铁球,而徒弟陈龙和另外一人则是拿着十斤的铁球。
这时,下方观看的一众举子,也都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仰头看向那阁楼之上的徐光启等人。
伴随着一道声音:“放!”
但见两个铁球几乎被同时落下,向着下方落去,在众人眼中几乎是同时落地,砸在地上,将沙土团团溅起。
见得此幕,下方围观的一众举子和官员,无不大惊失色。
因为这几乎违背他们先入为主的想法。
“这是何道理?莫非是施了什么妖法?”这会儿,一个青年士子面带疑惑,高声说道。
众人同样难以置信,直呼不可能。
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皆是目睹那两只铁球同时落地,如何能说是施了妖法?
而在人群之后,齐昆绕是城府颇深,喜怒不形于色,在这一刻,神色也有几许惊异,问道:“这如何同时落地?”
赵翼眉头紧锁,道:“此事的确匪夷所思,想来徐司业会有解释。”
少顷,徐光启在几个侍从的陪同下,从阁楼上“噔噔”地下来,高声道:“诸位,想来已经看到了,两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与我科学院先前所言,并无二致。”
在场之人皆是交头接耳,议论不停。
“何也?”徐光启目光逡巡四顾,卖了个关子。
在场一众举子和一些闻讯而来的官吏,齐齐看向徐光启,静待其人解释。
徐光启让人取过一份黑板,然后给在场科举举子讲述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