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二百九十五章 此策甚妙(2/3)

督府。

  王子腾道:“王爷且说。”

  南安郡王道:“京营整顿归整顿,可总要给原来的将校一条出路,有不少也曾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不能全不顾及旧情,一概解甲归田罢?还有一些老弱兵卒,原本拿着饷银,在京中勉强糊口,如果就这么让他们离营,如不解决生计,只怕在京城街面生事儿。”

  王子腾眉头紧皱,问道:“那依王爷的意思呢?”

  南安郡王忧心忡忡道:“将校、老弱如是裁汰,总得妥善安置,这得需朝廷拿钱来,起码让人解甲归田,总要发一笔银子作安家之用,否则,只怕人心生怨呐。”

  王子腾闻言,心头就有不悦,道:“王爷,国家财用匮乏,几个月前,东虏入寇,银子现在大半都赈济北边儿,再说这些老弱之军,已占国家便宜甚多,还能伸手要银子?”

  他早已问过户部的口风,银子,一两都没有!

  不寻京营追究历年空额贪墨之银,已是户部既往不咎了,这还让户部出银子。

  南安郡王凝了凝眉,咄咄虎目看向王子腾,道:“可依着贤弟的裁兵汰将之法,几乎要裁掉四成将校、军卒,如此之多的人,也不能放任不管吧?”

  王子腾面色肃然,沉声道:“王爷,这些将校,既不堪为战,碌碌无用,再予其银子,实无这个道理。”

  南安郡王皱眉说道:“本王月前不是听说,东城还抄检了一千多万两银子,这怎么拿不出银子?”

  南安郡王此举自是大有用意,朝廷定下的整军经武,裁汰京营,谁也拦阻不了,但阳奉阴违,暗中坏事,也需要策略。

  比如他南安王爷在此为裁汰将校、士卒争取权益,之后,势必传扬出去,这就得了军心。

  王子腾道:“这非下官所知了。”

  北静王水溶面色凝重,提醒道:“只怕会闹出乱子。”

  其他柳芳、侯孝康、石光珠都是纷纷说道:“近六成之人都要裁汰,数万人,如不得妥善安置,只怕会酿出乱子。”

  一之时间,书房中人声嘈杂。

  这自是好话说尽,坏事作绝。

  真要出了什么事儿,都可以说,大家伙儿都提醒过你了。

  王子腾被吵吵的有些懵然,急声说道:“王爷与诸位,所虑不无道理,一些将校多年以来,吃空额、喝兵血,当严查空额,令其补充亏空,彼时,以稽查亏空银两,以之安顿老弱!”

  如果贾珩在此,就会发现这好生熟悉,分明是自己那一套,完全是整顿果勇营的策略。

  而这一策略,自然也是王子腾在其谋士方冀的提议下,对贾珩整顿果勇营诸军的借鉴。

  但不得不说,王子腾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贾珩当初有锦衣府的暗中密切监视、陆合等人倒戈一击、天子剑强势镇压,再加上出征剿寇,使怨气有所倾泻,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方得功成。

  当然,关键是果勇营牵连的毕竟人少,现在十一个团营都要这么整训,哪怕裁汰掉四成,都牵涉好几万人的生计。

  果然,王子腾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书房,竟渐渐安静下来。

  南安郡王却面颊潮红,击节而赞,高声道:“妙啊,此策甚妙,夺军将之财而分于兵卒,不动户部一两一文。”

  心头冷笑,好你个王子腾,整军还不算,你还要大肆清查亏空,难道还要让他弥补历年从京营得来的饷银?

  痴心妄想!

  回头,等回头儿将风声放出去,待酿出一场乱子,再作计较。

  王子腾见南安郡王态度认同,心头松了一口气。

  暗道,他之前对五军都督府这几位心怀警惕,难道是多虑了?

  也是,朝堂上下齐心协力要整军,谁能拦阻?

  南安郡王又和王子腾叙话了,还煞有介事帮着王子腾拿主意,待天色渐晚,离了王子腾府上,骑上马,脸色刷地沉下来,在四合暮色中,恍若乌云密布。

  “王爷。”柳芳骑马并辔而行,低声道:“现在怎么办?”

  南安郡王目中冷光闪烁,说道:“还能怎么办?他既一心逢迎于上,将事做绝,那就休怪我等心狠手辣了。”

  柳芳闻言,脸色倏变,道:“那王爷方才为何还让五军都督府协助?”

  南安郡王冷笑一声,道:“待变乱出来,他首当其冲,必受朝廷责难,而我们做好善后事宜,再伺机夺回整顿京营之权,顺理成章。”

  整顿京营,这是朝廷大势,但谁来主导,区别大了去了。

  不提南安郡王心头之事,却说书房中,王子腾站在窗前眺望,负手而立,忽地,皱眉问着一旁的方冀,道:“方先生,你觉得彼等是真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